最近幾天,筆者在各地農資市場轉了一圈,很多農資店都已是鐵將軍把門,早已關門歇業。有些農資店雖說沒有關門,也是生意冷清,剩下的庫存上也都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塵。留守人員也都湊在一起打撲克來打發時間。可以說,整個農資市場進入了冬眠期。
但筆者碰到玉米良種先玉335的縣級代理老秦時,了解到的情況卻截然相反:一個多月以來,他一直組織手下鄉鎮的代理商進行入戶實打測產。每天早晨6點多出發,下午摸著燈影回家,每天配合實打測產現場,還要進行現場講解宣傳、回答農民的種種提問,一天下來累的就像一灘泥,回家后還要繼續準備第二天的活,聯系下游經銷商,落實農戶情況等。這也許就是先玉335為什么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能迅速席卷全國的原因吧。這不由得讓筆者想起我們廠家、經銷商的一些農化服務,為什么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原因就是因為搞錯時間,沒有把握住火候,使自身的服務與農民的需求脫節,而且有時還會引起農民的反感。
筆者是一位最基層的經銷商,更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就有一種切身體會。比如說廣告吧,什么樣的廣告對農民最有效?下雨天不能下地干活的廣告最有效,因為只有此時農民才會有時間打開電視收看,此時收視率最高,效果才能最好。
而想想現在我們很多廠家、經銷商的農化服務恰恰沒有考慮到農民的這種實際需要。一到農忙季節,廠家、經銷商紛紛下鄉,要么發傳單推銷產品,要么組織講課。而農民正忙著搶收、搶種,飯都顧不上吃,他們哪有時間來聽你的天書?
相反,一到農閑季節,農民需要了解有關信息,渴望學習一些科普知識的時候,大家再也不上門了。季節已過,農民不需要你的農資產品了,似乎這些知識也就過時了。其實農民年年需要種地,年年需要農資,年年需要相關知識。今年你把好產品推薦給農民,今年他雖然不再使用,來年說不定他就會選購。而我們的很多農化服務,往往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回報,認為只有賣產品,才能有利益。否則就不愿意付出,純粹是一種短視行為,借服務之名,不行服務之事。
其實,農化服務,重在服務,以服務最終求得回報,是一種長時間的持續服務,不是一兩次簡單的下鄉,一兩次產品的推銷就稱之為農化服務。筆者就認識這樣一位經銷商,他就是山東省五蓮縣嘉豐農資公司經理趙永春,他全年大部分時間都在農民地里轉,真正和農民打成一片,隨時幫助農民解決一些生產中的實際難題。遇到刮風、下雨天、有時在晚上,他往往就會到農民中間給他們上課,受到了農民的歡迎,說他是一位農資經銷商,倒不如說他是一位農民技術員更確切。
看來,做好事也要講究一個策略和時間,農化服務,更是如此。眼下,已到了農閑時節,正是農化服務的最佳時間。經銷商們如其在打撲克熬時間,不如到農民中間走一走,看一看,把你的本領在農民面前涼一涼、曬一曬,或許會有助于你的經營。
厲金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