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2010年農作物品種國審結果出爐,登海種業、大北農、隆平高科、荃銀高科、萬向德農等分別有1-3個品種通過國審,短期刺激了種業公司估值水平獲得系統性提升。分析滬深兩市8家種業上市公司中報,上半年種業利好政策頻出,提升了行業景氣度,8家公司的營業總收入、營業利潤和凈利潤同比增加29.04%、65.65%和59.65%,企業盈利能力顯著增強。
種子毛利率逐年提高
玉米與水稻種子已經發展為市場容量最大的兩個細分產業,登海種業、隆平高科、萬向德農、豐樂種業、荃銀高科、敦煌種業、禾嘉股份、大北農等8家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都以其中一種為主,或二者兼營。
南方農村報記者統計分析上述8家上市公司2010年半年度報告了解到,上半年共實現營業總收入、營業利潤和凈利潤合計分別是52.87億元、6.66億元和4.4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29.04%、65.65%和59.65%,經營業績增長幅度遠大于經營規模增長幅度,即凈利潤增長快于營業總收入,整體上說明種業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顯著增強。
盈利能力的提高來源于行業的高額利潤。8家種子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種子的平均毛利率為43.06%,其中登海種業的毛利率明顯高于其他公司,為64.95%,最低的也有19.05%(見表)。與去年同期相比,除了豐樂種業、嘉禾股份外,剩下6家上市公司的種子毛利率均有所提高,敦煌種業、大北農、登海種業分別提高20.63%、12.64%和9.14%。
綜合分析可知,營銷模式的改變和種子銷售價格的提高是毛利率提高的主要原因。登海種業中報顯示,公司轉變營銷觀念,積極推行精品粒包裝的銷售方式,新品種的推廣及部分常規品種(如登海9號的毛利率較去年同期上升了36.78%)實行了按粒銷售;大北農中報分析,種子產品的毛利率水平提高是由于公司水稻種子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37.57%提高到今年的45.33%,這主要是新品種天優華占的推出及主導品種揚兩優6號提高了銷售單價。而且各大投行對種子價格走勢有一致判斷,種子價格處于長期上升通道,行業整體的利潤率水平呈上升趨勢。
從主營業務增長率、凈利潤增長率來分析公司的成長性,兩項指標升幅最大的豐樂種業在中報表示,子公司豐樂房地產公司業績大幅提升帶動了凈利潤增長率提高,但公司為了主攻核心業務,已退出房地產行業;荃銀高科、敦煌種業因為異常氣候致使業績下滑,但由于公司主導產品價格較上年有較大幅度上漲,公司上半年仍實現盈利;對比發現,登海種業成為所有種業上市公司中成長性最好的公司。
種業公司普遍有良好業績,在國家鼓勵國內企業做強做大頻出政策、行業集中度逐漸提高以及當前全球糧食漲價等利好信息推動下,關注農林漁牧版塊的投行幾乎都看好種業。中信證券行業分析師毛長青等做出如下評價:種子是未來三五年轉型最快的子行業,布局農業要首選種業。
高端種快速替換低端種
“未來種子產品的競爭焦點極有可能是在細節上,通過選育、生產、加工、包裝等環節近乎完美的流程管理,使新品種能夠以對老品種不足5%的超越,獲得高于老品種50%的超額收益。”毛長青認為,這是農業科技產業化推動高端品種迅速替代低端品種,對相關企業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毛的觀點獲得多位分析師的認同,而且縱觀種業上市公司的發展策略也可印證,良種更替推動種業發展。玉米良種從1990年代的掖單13,到農大108,到鄭單958,再到目前逆市上漲的先玉335,可見只要掌握了良種,就掌握了競爭優勢。比如,2007年種子需求嚴重供過于求,但鄭單958以推廣面積第一的絕對優勢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萬向德農等受益匪淺。
“同2009年一樣,先玉335仍是登海種業利潤的主力軍。”湘財證券研究所農林牧漁研究小組分析師于青青點評道,報告期內先玉335營業收入2.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5.44%,占公司主營收入的53.4%;而超試系列(如登海662和登海701)成為公司利潤的第二貢獻點。先玉335也是敦煌種業實現盈利的主力軍。
“最近先玉335被疑是轉基因品種,登海662在河南等地大面積發生粗縮病,不少農田遭遇減產甚至絕收。”一位長期關注種業版塊的證券分析師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這將影響農民對登海種業品種的信任,況且超試系列玉米品種在培育過程中就備受業內爭議,一旦事件處理不當,明年登海種業的業績將不容樂觀。
產品整合、產業整合(并購重組)以及營銷創新已成為上市公司提高盈利能力的主要手段。中郵證券農業食品研究小組分析師邵明慧表示,杜邦先鋒中國區前總裁劉石今年4月加入隆平高科后,已構建初步戰略規劃,通過品種整合改變公司目前推廣品種過多(水稻種子推廣品種超過100種)的現狀,在品種上做減法,構建主推品種;實行營銷創新和價值創新,利用隆平高科雄厚的研發體系,創造農戶需求拉力。公司業績拐點已有反應,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上半年公司實現凈利潤2974萬元,同比增長1107%,通過削減虧損品種和獎勵優質品種銷售等方式使雜交水稻種子毛利率增長了9個百分點。
另外,荃銀高科、隆平高科等種業公司的業績增長還源于外延性業務的拓展,荃銀高科上半年水稻種子境外收入953.52萬元,占全部收入的17.88%,同比增長27.53%。業內分析,東南亞對雜交水稻種子的需求仍存在巨大空間。
生物育種企業前景看好
從去年年底兩個轉基因水稻和一個轉基因玉米品種獲得安全證書以來,有關轉基因的利好政策都會刺激種業股領漲農業版塊。近兩年,我國轉基因糧食作物商業化進程在爭議中前行,在劉石看來,“轉基因技術的市場開放僅僅是時間問題。”
劉石在博客中發文分析,未來20年,整個產業將獲得持續和快速發展的空間。原因在于,一是在種子、化肥、農藥、土壤、氣候等農業生產的要素中,種子是決定收成最核心的因素,對農業生產的貢獻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二是生物技術的出現,特別是與種子產業的結合,使得種業在全球范圍內、在過去十幾年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三是在所有農業生產要素中,如果用對于農業生產產量的貢獻率、環境破壞(資源消耗)兩個維度來分析,種子技術和生物技術的應用對于農作物增產的貢獻最大,而資源消耗最小,對于環境沒有破壞。
對轉基因問題,國家的態度明確,“推進轉基因新產品的產業化”已列入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東方證券農業行業資深分析師施劍剛透露,目前由發改委所擬的“生物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已提交國務院報批,具體產業規劃正在積極醞釀中,一旦具體政策和路線圖出爐,對于整個生物育種產業來說,將猶如黑夜里的一盞明燈,從資金、技術和稅收等方面給相關企業帶來實質性有利的發展機遇。
目前,具備一定生物技術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包括大北農(A股上市)、北京奧瑞金種業(納斯達克上市)和深圳創世紀(未上市,奧瑞金參股),以及涉足生物技術育種的公司,如隆平高科、豐樂種業等都將獲益。
對于種業上市公司的走勢,不少投行認為,基于我國種子行業“散、小、亂”的行業特征,未來公司的成長動力不僅僅來源于公司產品研發、營銷、管理等內因,更需要依賴國家對種子行業相關的政策扶持(諸如加大補貼力度、提高行業進入門檻、鼓勵龍頭企業對行業整合等)。
毛長青分析,當前正值行業處于觸底回升階段,預計行業基本面支持之下的我國種業景氣有望持續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