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口玉米種子的沖擊下,國產玉米種子正遭遇著前所未有的危機。玉米恐將步大豆后塵,成為下一個受控于外資的糧種。
近日,記者在素有“天下第一糧倉”的榆樹市采訪時了解到,一種名為“先玉335”的進口種子在當地深受糧農喜愛。而先玉335的背后是外資巨頭——先鋒公司。該公司是國際上玉米技術研究的首席,創立于1926年,后于1999年10月被美國杜邦公司收購,現為美國第一大種業公司。
據保守估計,先玉335在東北三省的種植比例保守估計在70%左右。在我省的榆樹市,提起先玉335,幾乎無人不知。對此,有關專家指出,外資種業在技術上的滲透已涉及到我國糧食的安全問題,將來或有不可預知的風險。
沒有“先玉”不種地
我省是全國產糧大省,榆樹市更被譽為天下第一糧倉。由于緯度上與美國“玉米帶”相同,東北亦被看做是我國最主要的玉米產區之一。榆樹市更是地處世界知名的黃金玉米帶,近年來這里的玉米年產量始終保持在45億斤的規模,約占全國總產量的1/180、吉林省的1/10、長春市的1/3。
“在榆樹,提起先玉335沒有不知道的。你猜這個種子銷售火到什么程度?需要預約排隊!以前在物資緊缺的時期,需要憑票購糧,現在老百姓買先玉335就跟那時候差不多。”7日,榆樹市環城鄉八家村農民李大哥說道。他說,為了搶購先玉335玉米種子,農民之間發生口角那是常有的事,有時還會發生肢體上的沖突。談到先玉335受農民青睞的原因,李大哥說:“這個品種的玉米,糧販子給出的收購價高。因為它的深加工出粉率比普通的玉米高,所以收購價就高。”
在當地人的記憶中,先玉335是三年前進入的。榆樹市環城鄉八家村小學的芮校長人稱村內農業預判專家,他見證了幾年來當地農民對先玉335的追逐。據他回憶,大約在三年前,榆樹市轄區內一些村子出現了先玉335的蹤影。當時旱情嚴重,部分種植該種子的村民當年收獲的玉米產量比同類國產種子高出了20%。通過農民的口耳相傳,先玉335聲名遠播,農民也開始大量種植。“就在我們這個小村子內,80%的村民都在用這個種子。國內的種子很少有人買了。”芮校長說,這里的村民簡直是沒有先玉335就不能安心種地,畢竟利潤在那里擺著呢。
說到利潤,榆樹市農業局的工作人員李悅書算了一筆賬:在正常的年景里,先玉335玉米種子的產量與普通國產玉米種子產量不相上下,一坰地的產量約2.4萬斤。但是由于先玉335的加工出粉率較高,所以收購價格要比普通玉米價格平均高出2-3分錢/斤,也就是說,種植一坰地的先玉335玉米,農民可以多收入480元-720元。
李悅書透露,目前榆樹市種植玉米的面積約為24萬公頃(坰),目前大約有7成當地糧農在種植先玉335玉米,按此計算,當地農民種植先玉335每年可多收入8064萬元-12096萬元。
“先玉”壟斷下的套牌種子
“套牌”并非機動車的專利。采訪中記者發現,正是因為看到了先玉335玉米種子的熱銷,在榆樹市的種子商業街上,套牌先玉335已經成了業內公開的秘密。記者隨機走訪了幾家規模較大的種子商店,發現家家都有套牌的先玉335。對此,商家并不諱言。經營多年糧種生意的黃老板告訴記者,“美國種子再這么下去的話,大部分賣糧種的商人都得被逼關門。正牌的先玉335種子只有幾家經授權的4S店能賣。如果我們不拿套牌的先玉335來吸引人,誰還來我們這兒買種子啊?農民來到店里面張嘴就問有沒有先玉335,如果沒有的話人家轉身就走。店內代理的其它品牌簡直成了擺設。”黃老板嘆著氣,他的說法也代表了這條街上200多家糧種商的心聲。
對于黃老板的觀點,同為糧種商人的張經理深有感觸。他說,自己代理國產種子已有15年了,去年本來預計銷售8萬袋,但沒想到遇到了先玉335的打壓,銷售量僅達到了1萬袋。“看這架勢,以后也沒什么好日子過了。房子租金一年就得5萬左右,賣國產種子就是干賠錢。”
那么,套牌先玉335是從哪里流入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套牌”就是非正牌但品質接近正牌的種子,主要是從農戶手里買來的。大公司收購規模大,對種子的質量要求也比較高,但收購價格卻不高,所以也就會有種植者‘截留’部分種子,再高價賣給套牌種子的收購者。通過了解,記者得知,與正規先玉335相比,糧商從農戶手中收獲的套牌先玉收購價格較高,但由于套牌種子商人不需要科研投入,沒有種植、澆水等管理費,因此即使售價低于正規品種,也能獲得利潤。
據當地一位農民介紹,種植一坰地大概需要6萬粒種子,如果種植先玉335,價格最高時0.15元/粒,而套牌先玉335種子的價格為0.10元/粒,中間的差價有5分錢,那么一坰地僅種子的成本就相差3000元之多。
國內糧種雖多但無領頭羊
對于國產種業來說,榆樹市種子商業街上發生的故事,正是中國種業發展現狀的真實縮影。正是國產糧種良莠不齊的現狀,為國外種子的長驅直入埋下了伏筆。榆樹市農業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不光是在吉林省,作為玉米主產區的黑龍江和遼寧兩省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他認為,國內糧種雖多,卻沒有領頭羊,這也為中國的糧種業敲響了警鐘。
據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全球種業10強公司占全球種業市場份額的35%,而國內種業10強公司占全球市場份額的比例僅為可憐的0.8%。目前全國持證種子企業多達8700家,但注冊資本在3000萬元以上的則只有200多家。而美國全國的種業公司不過百余家,孟山都、杜邦先鋒等國際種業“寡頭”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對于國內種業來說,最大的絆腳石就是研產制銷分離,中間環節效率低,缺乏國際級企業。不少業內人士甚至擔心,未來的中國將沒有種業研發機構,國外的壟斷優勢將更加明顯。獲得短暫利潤的中國農民,今后將被國外的種子牽著鼻子走,“一旦到了那個時候,高價種子的時代也將隨之而至。”從目前榆樹市先玉335的銷售情況來看,上述人士的擔心并非杞人憂天。記者從當地一家“先玉335”4S店工作人員的口中得知,今年先玉335種子銷售的情況非常高,目前已經不接受預訂。所有的指定商店都已經關門,最新的價格要明年才能知道。
這回“狼”真的來了
繼大豆價格受控于國外之后,難道玉米又要成為下一個受控于外資的糧種嗎?昨日,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徐勇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認為,“吉林省作為我國玉米種植大省,一旦種子被外資控制了市場,那么對未來糧食安全還是有一定危險性的。因為如果外資種子占據相當大市場份額,之后再突然撤出,那么后果不堪設想,這也就是人們常喊的‘狼’來了。”
不過,徐勇認為這件事情還是要辯證的看待,如果單純地將外資良種擋在門外也不合適,目前我國種業的現狀是自主研發能力不夠。外資良種進入國內市場之后,會促使國內種業自主研發。“只要來自外部的壓力足夠大,那么動力才能夠十足。外資良種既然已經很大程度占據了市場份額,那么現在國內種業需要考慮的問題則是如何變被動為主動。”
這樣看來,“狼”來了有弊也有利,弊端就是如果不能夠及時研制開發出新的優良品種,令外資真正控制了市場,那么一旦有預謀性的撤出,則對糧食安全帶來巨大隱患;有利的一面則是給國內種業帶來壓力,加大自主研發的力度、強度。
或令中國種業倒下去
“這個問題已經受到很大程度的重視,外資種業在技術上的滲透,對我國種業來講,安全問題很嚴重,即使現在沒有風險,將來也是非常危險的。”對此,省社科院農村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磊認為這已經不是我們一個省的問題,而是全國性的問題。
張磊認為,這就像大豆一樣,一旦受制于人,那么在大豆之后的一切產業鏈都受控于人,后果非常嚴重。如果玉米也受制于人,那么以玉米為主要原料的飼料業會受影響,繼而畜牧業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牽連。“這都是從長遠的角度來考慮的,眼下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與國外良種競爭,國內種業研發資金是一個大問題。”
他認為除資金問題外,政策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其實如果意識到問題的所在,控制并不是難題。”張磊分析,一個國家如果有著先進的技術,按照常理是不外露的,那么既然選擇了占領我國市場,必定有其目的性,與中國種業競爭,如果國內種業被“打敗”,那么首先倒下去的是中國種業,接下來糧食安全等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副部長徐小青則認為,外資品種的進入畢竟有其優勢,而且種子的進口國家也是有著嚴格規定的,現在要考慮的問題與以上兩位專家相同,那就是外資種子的進入可以促進我國種子自主研發。“先玉335是老種子了,只不過是去年才大面積推廣而已。”令人汗顏的是,通常情況下國產種子發芽率在85%左右,而外資良種的發芽率可以達到95%,他告訴記者,“糧農考慮的就是產量,能夠增產增收就是好種子,而涉及到糧食安全問題是國家應該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