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天然氣漲價后的一個多月里,西南“氣罐子”所在地的氣頭尿素企業紛紛告急,減利、虧損、停車成了各企業共同的問題。從十年前,西北、華北等地的氣頭尿素企業就已經開始感受“上氣不接下氣”的危機生存狀態了;當時地處西南的幾家氣頭尿素企業尚因身處地源產地的原因,還能保持相對的從容。而如今越漲越高、還會上漲的天然氣,也開始令這些企業感受壓力,并對未來更加擔憂。
這些企業中,最早的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建設的大化肥,當時都是國家的寶貝,行業里的精英。他們自建成就為中國農民提供了優質的尿素產品。近四十年歲月過去,風流水轉,世事難料,這些企業,這些當年的精英,在2010年,感受壓力將至。
氣頭企業很受傷——
一半利潤將被吞噬
在此輪天然氣改革中,川化股份、瀘天化、四川美豐等四川主要化肥生產商的利潤大幅縮水。
以四川美豐為例,其年耗氣量為4.5億~5億立方米,之前其中一半享受化肥用氣國家優惠價0.89元(立方米價格,下同),另外的則是市場化采購。“化肥用天然氣價格上調0.23元,我們的尿素成本每噸將增加約150元,如果按四川美豐年耗氣量5億立方米計算,年生產成本將增加1.15億元。”四川美豐集團總經理王世兆坦言,“雖然天然氣漲價在意料中,但真正漲價時,巨額成本猛增的壓力還是讓企業難以承受。”
川化股份、瀘天化、云天化等大型化肥企業面臨同樣的困擾。
川化股份每年天然氣消耗量約6億立方米,其中40%來自中石化,60%來自中石油。之前每立方米的采購成本為0.85~0.90元,此次價格上漲后,將增加成本1億多元。
據了解,此次天然氣價格上漲也將使瀘天化2010年凈利潤減少約1.6億元。同為氣頭尿素的云天化表示,天然氣價格上漲將增加公司2010年度生產成本約7000萬元,赤天化也發布公告稱成本將上升,但沒有具體測算影響。
上述企業全部為上市公司,在過去的很多年里,尿素對企業的利潤貢獻率都舉足輕重。此次原料價格上調幅度達30%~40%,許多企業將為此損失一半以上的利潤。
企業將如何化解這一危機呢?
“氣短”漲價不可避免——
企業何去何從?
從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除有些新建項目受政策影響嚴重外,其他企業已平靜接受現實,并在積極尋求出路。因為早在去年,許多媒體已開始傳播天然氣價格即將上調的輿論,相關企業早已對此政策有所準備。
從長遠來看,化肥市場化改革也是大勢所趨。只是目前國內化肥行業整體仍處于低位,產能過剩十分突出,加之出口受阻,而天然氣提價使化肥行業雪上加霜,形勢十分嚴峻。
自從新的價格政策出臺后,四川美豐已連續召開了好幾次會議,討論“如何消化天然氣上漲帶來的成本問題”。
四川美豐農資化工股份公司總經理舒紹敏說:“生產成本的增加,直接加大了我們農資公司銷售的壓力。不過目前各個市場區域走貨還是比較正常,公司整體工作有序開展。現在就是盡最大的努力實現尿素產銷平衡,賣個好價錢。同時,實行精細化銷售,深挖潛力,節約成本。我們也在積極推進美豐比利夫復合肥銷售,拓展化肥貿易。企業面對困難時,一方面要有危機感,另一方面也要冷靜,不能亂了方寸。市場好的時候,我們能賣個好價錢;市場不好的時候,我們賣得比別人快!我們就勝利了。”
云天化方面,證券事務代表曹再坤表示,公司將嚴格控制成本,并且公司早已開始轉型,日后將逐步擴大煤頭尿素的生產。但曹再坤強調,公司生產尿素主要還是以天然氣為主。
據了解,在目前的上漲幅度下,氣頭企業還能承受。據有關專家介紹說,按上漲后的天然氣價格核算,氣頭企業的尿素成本比先進的煤頭企業成本略高。然而,如果化肥用天然氣價格完全市場化后,據專家測算,尿素的完全成本將達到每噸1900~2000元。而市場普遍認為,由于中國的資源狀況是“缺油少氣”,因此,天然氣供需長期存在巨大缺口,今后天然氣價格還將繼續上調。如果這樣下去,氣頭企業的出路在哪里?
爭議再起——
天然氣該不該做尿素
天然氣價格改革是國家早就下定決心要走的路。而近年來,化肥市場化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在這種背景下,對用清潔能源天然氣生產尿素的質疑聲音再次高漲起來。
有業界專家認為:“中國是一個富煤少氣的國家,與沙特、阿曼這些國家全然不同,因此,我們應該盡可能地發揮我們的能源優勢,大力發展煤頭尿素。目前中國大量天然氣還依賴進口,用這樣的清潔能源來生產尿素是對資源的不合理應用。”
他認為,中國煤炭行業早已全面市場化,煤炭價格也已從最初的每噸200元上漲至1200元;而氣頭尿素生產企業用的天然氣還享受政策優惠,雖然此次天然氣出廠基準價格上漲0.23元,但相對于其他工業用氣還是有優惠的。中國現在的煤頭尿素生產企業基本上都在虧損經營,而天然氣價格卻一直受政策保護未有上漲。所以,在尿素生產上政策有失公平,應該完全放開市場,取消尿素生產企業的天然氣、煤、電等優惠,加快化肥產業市場化改革步伐。這對于加速中國能源結構調整、促進尿素產業結構升級更有好處。
也有業內專家認為,目前中國天然氣價改革還沒有到位,與國際價格還有很大差距,所以后市還有上漲的可能。考慮到中國民用氣價格和中石油等上市公司股市平穩以及企業承受能力等多重因素,天然氣改革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面對氣頭企業目前和未來即將遇到的挑戰,如何進行科學決策是一個十分龐雜而艱深的課題。基于中國復雜的國情,堅持氣頭化肥生產的合理性和堅持一刀切地砍掉氣頭化肥生產恐怕都不可取。
記者注意到,《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引導大型能源企業與氮肥企業組成戰略聯盟,實現優勢互補。”這對氣頭化肥企業來說,是否是一條柳暗花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