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沭縣化肥企業通過開展科技創新、落實節能措施等手段,不斷優化生產工藝,推進設備技術進步,使節能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在國家發改委日前下發的《關于2010年節能技術改造財政獎勵項目實施計劃(第一批)的通知》中,該縣共有7個項目入選,全部是化工項目,其中5個是化肥企業的項目。這7個項目計劃總投資3.56億元,年可實現節能量16.7萬噸標煤,共獲國家財政獎勵3346萬元。
化肥行業是能耗大戶,實行節能減排,既是企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內在需要,更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臨沭縣化肥企業按照“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要求,積極采用節能新技術、新設備,投入巨資對原有能耗高、污染嚴重的復合肥生產裝備和工藝進行及時改造,使節能減排工作走在了全國同行業的前頭。山東瑞邦化肥有限公司利用原有蒸汽轉鼓造粒裝置改建的高塔熔體造粒復合肥項目,生產工藝采用機械化電梯上料,塔頂蒸汽熔融尿素,塔頂物料混合,整個生產過程均全部DCS自動化控制,不需燃煤、無水分引入,既不產生粉塵,也不排放污水,不僅節約了能源,還減輕了SO2氣體對空氣的污染。與傳統的復合肥生產工藝相比,每生產1噸復合肥就可節約標煤45公斤、節電17千瓦時。該縣6家肥料企業新上8套塔式熔體造粒復合肥生產裝置,年生產規模超過300萬噸,僅此每年可節約標煤13.5萬噸、節電5100萬千瓦時。山東富士化肥有限公司將原有復合肥裝置生產工藝改為氨酸法造粒工藝生產復合肥,不僅節省了大量的技改資金,并可有效提高裝置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用這種方法生產三元復合肥料養分濃度可達到54%,產品P2O5水溶率大于80%。工藝適應操作范圍廣、產品質量穩定、合格率高,能有效解決肥料結塊問題,使復合肥產品由物理合成變為化學合成,肥料顆粒的光潔度、外觀顏色較傳統團粒法造粒相比有較大的改善。該生產工藝與原有工藝相比,每生產一噸復合肥就能節約43公斤標煤,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該縣金正大集團研發的緩控釋肥,能夠按照作物生長需要供應養分,被農民“戲”稱為“帶開關的肥料”,被業界稱為“21世紀新型節能環保綠色肥料”。這種肥料氮素利用率可提高50%以上,減少1/3或1/2用量,作物仍可實現增產增收,在不增加化肥投入的前提下,可節省追肥用工,并解決了普通化肥帶來的嚴重的土地污染問題。更難能可貴的是,通過破解生產成本高這一世界性的技術難題,使這種在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只能用于花卉、草坪的“貴族”肥料逐步走進了中國老百姓的農田。
(吳清明,馬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