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緩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日前落戶山東金正大集團。這是我國緩控釋肥行業唯一的國家級科研平臺,中心的成立標志著我國化肥行業跨入發展新時代,將有力助推緩控釋肥產業的研發、推廣應用邁上快車道。
所謂緩控釋肥料,是一種以各種調控機制使其養分釋放按照設定的模式(包括釋放率和持續有效釋放時間)與作物對養分的吸收相同步 即與作物吸收養分的規律相一致的肥料。由于緩控釋肥料具有省時省力、增產增效、節能環保等特點,被譽為“21世紀的新型環保肥料”。
統計資料顯示,1996年至2008年,我國化肥使用量增長了36.9%,但糧食總產量只增長了4.7%,產投比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是傳統化肥利用率低。研究表明,我國當季氮肥利用率僅為30%?35%,磷肥約為15%?20%,鉀肥約為35%?40%。未被利用的肥料流失后,對自然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的研究報告顯示,每年我國有123.5萬噸氮流入江河湖泊,49.4萬噸進入地下水,299萬噸進入大氣。
“我國化肥無論是總量還是單位面積施用量在世界上都是首位的,但肥料利用率只有30%左右,大部分都浪費流失掉了。如果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50%左右,一可以節約成本,二不污染環境,同時還提高糧食產量。緩控釋肥的推廣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施肥方式,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這是肥料科技的進步。”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表示。成立國家緩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對促進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減輕農業面源污染、構建節約型社會等有著重要的意義,將給我國農業帶來劃時代的變革。
國家緩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宏坤介紹,中心承載著我國緩控釋肥產業技術創新、成果開發與推廣的使命。據介紹,該中心將緊緊圍繞國家糧食安全優質生產、生態環境保護和肥料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建成全國緩控釋肥工程化技術創新中心、成果開發和示范轉化中心、人才培養中心、信息和合作交流中心;形成緩控釋肥技術集散地和擴散源,加速技術轉化和技術成果工程化、產業化;通過研究開發造就一支富有創新精神、學術水平高、管理能力強的研究開發隊伍,為地方培養一批掌握緩控釋肥技術的推廣隊伍和管理隊伍。
陳宏坤表示,力爭五年內建設成為緩控釋肥領域提供行業共性和關鍵技術、進行開放服務和技術輻射的國際一流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努力為推進我國緩控釋肥技術創新與進步以及大幅度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服務現代農業做出貢獻。
據悉,作為我國緩控釋肥生產的龍頭企業和國家緩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依托單位,金正大集團長期致力于緩控釋肥在我國的推廣應用,建立起全球最大的緩控釋肥生產基地,同時配合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等單位在全國20多個省示范推廣緩控釋肥,面積達2200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