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產能過剩,對于大家已不再陌生,我們很多產品擁有著世界第一的頭銜,往往世界第一的背后都是一個過剩的行業。因為過剩不是一個兩個行業,是很多個行業共同存在的,并且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行業很分散,中國的氮肥、磷肥行業也是如此,現階段國家管理者也很想消除過剩的困擾,制定著各種各樣的政策,對于這么多過剩的行業,是用政策讓他們不過剩呢?還是在市場選擇下,自然走向和諧呢?
正方: 產能過剩浪費資源,應該用政策卡住
化肥行業產能過剩不僅僅是對資源的浪費,也會造成環境污染,在一定時期內,國家對產能過剩行業的新建項目就應該回絕,禁止新增,控制擴建,不但有利于市場良性競爭,也有利于綜合開發利用我們的資源,保護我們的環境。行業之所以出現產能過剩,就是因為國家對于企業的擴建、新建項目沒有控制,任由企業自己隨意建設,無論什么項目都互有一堆的建設理由,從而一步一步地走向過剩,因此國家對行業的發展應該有規劃,有整體掌控的辦法,否則過剩仍將繼續,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埋下隱患。對于化肥行業過剩的情況,就應該明確關停一批小型企業,關停一批能耗不達標、環保不達標的企業,一方面減少過剩產能,一方面還可減少假冒偽劣產品數量。 (丙丁)
反方:過剩可優勝劣汰,應順其自然
3月9日,中國中化集團公司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將在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投資建設200萬噸合成氨、320萬噸尿素生產項目。很多網友就想不明白,中國氮肥已經過剩,為什么還要建如此大的項目呢?實際這就是利用資源和技術優勢以大產能置換小產能的體現,在市場自然選擇下,優勝劣汰,自然而然就可以做到結構調整。如果單靠政策卡死,不但起不到相應作用,更是讓企業的“對策”帶有隱蔽性,為行業管理增加更復雜的因素。如果想通過政策加快對過剩行業的調整的話,更應該側重于引導那些將淘汰企業的歸宿。對于行業過剩的處理,主要還是靠市場自己調節。面對過剩應該有理性的認識,企業在這一行業積累了一定資金,有著豐富的人力、渠道等資源,如果能利用好現有優勢,把自己做大做強,行業競爭力也將逐步提高。行業過剩,產品盈利能力下降,這將逼迫企業改變現有盈利方式,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將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逐步走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特色之路。因此面對產能過剩不必要緊張,既然很多行業都走到目前過剩的狀況下,想必也是經濟社會發展所要經歷一個階段,過剩將有利于企業的分級發展,有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