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末還有800多家合成氨企業,現在到“十一五”末就剩496家了。10年少了幾百家合成氨企業。再過10年,可能還得少幾百家,估計將來會到 200家或100家以內——從記者的報道中看到這樣的變化,我們理應感到高興,畢竟產業化、規模化、大型化是市場經濟中企業的最佳狀態,是化肥行業多年追求的目標。再說“北美就七八個企業集團和40個大型合成氨工廠。歐洲也很少”。相比之下,我們大得還很不夠,還得繼續努力呢!
但是面對眼下氮肥行業如火如荼的兼并重組態勢,我們卻覺得哪里不對勁兒。沒錯,優勝劣汰是市場經濟的運作規律。但仔細看看,正在氮肥行業大舉擴張、肆意兼并的企業,并不是管理最到位、投入產出比最佳的企業;而被重組、被兼并的企業,也不是管理混亂、效益低下的(反而是各方面相當優秀的)企業。管理好的企業甘愿讓管理不如自己好的企業兼并,這算哪門子優勝劣汰?說白了,一些以前根本沒搞過化肥生產的企業之所以可以在氮肥行業“通吃”,是因為這樣的企業手中掌握著其他企業從市場中根本得不到的低價煤、低價氣、低價油、低價電、低價鹽、低息貸款……有了這個特權,就等于卡住了其他企業的喉嚨,任你再能干也得乖乖就范。然而,在市場經濟中,特權與市場是不共戴天的。特權當道的市場,還是真正的市場嗎?特權當道的行業,能夠真正發展壯大嗎?靠特權支撐起來的“大”企業,真的能與北美那“七八個企業集團”競爭嗎?
說到北美那“七八個企業集團”,那也是在滅掉了無數個中小企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謂“一將成名萬骨枯”。但與中國完全不同的是,那無數中小企業之間的廝殺,是在同一個平臺上進行的,沒有特權,就看本事。雖然殘酷,但卻公平,留下來的一定是競爭力最強的。回頭再看看中國化肥領域現在風光無限的大企業,所到之處,點誰得誰,那架式與其說是在競爭,不如說是在收容。用業內人士的話說,這些企業“不指著從化肥這里贏得利潤,而是為了占有煤資源”。如此毫無斗志卻能百戰百勝,豈不怪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