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張福鎖教授近日表示,中國復合(混)肥產能嚴重過剩,配方繁多,令農民眼花繚亂。市場亟待規范管理。
他說,現在農民買化肥,一半以上買的是復合(混)肥,雖然化肥品種較以前多了不少,但農民又面臨新的問題——選肥難、用肥難、出了問題投訴難。
農業部肥料登記統計數據表明,2009年底中國復合(混)肥企業多達5587家,產能估計在2億噸左右,產量約5000萬噸,中國復合(混)肥產能嚴重過剩。而登記配方多達32184個,某一個省標明為小麥專用的配方就多達29個,農民眼花繚亂。
該研究團隊張衛峰博士解釋,這是多種原因造成的,管理不到位是一個重要方面。企業一拍腦袋,隨便加減個元素,就是新品種;同時,政府監管太松,上市太容易,最終只是蒙騙農民。據調查,英國全國只有16個系列配方。
該研究團隊發現,中國現有配方與測土配方施肥項目推薦配方比較,符合度不足3%,說明企業并沒有根據土壤和作物需求定配方,多數企業配方是根據原料價格和經濟效益隨意確定的,這是導致配方個數繁多的主要原因。配方設計簡單、成本低廉,導致復合(混)肥盲目發展。
農戶施用復合(混)肥實際上并沒有取得普遍的增產效果。農戶調查顯示,與全部施用單質肥料的農戶相比,三大糧食作物中施用復合(混)肥只有玉米能顯著增產29.9%,而水稻和小麥施用復合(混)肥導致產量分別僅增加2.7%和-1.2%,嚴格意義上是沒有顯著增產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