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專家認為,為農民提供貼身服務,增強產品的針對性才能擺脫價格戰。
農民:難分好孬
今年3·15前夕,在聊城東昌府區農業科技大市場的農資打假啟動儀式現場,專程從茌平市趕來的洪屯鄉姜莊村村民姜月庫老漢告訴導報記者,他家種了十幾畝地,每季每畝地施肥開銷150元,一年大約是3000多元。他就曾遇到過假化肥的情況,用上以后,一點也不管用。
正當導報記者采訪姜老漢時,周圍的群眾紛紛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說,“復合肥的問題最多,分不清好孬。”“一個農資店一個品牌,一個品牌下面又有好多品種,外觀包裝都差不多,里面的肥料顆粒也差不多,價錢卻差了不少。到底哪個牌子、哪個品種更有效?誰也鬧不清。”
導報記者走訪了當地農業科技大市場的幾家農資銷售店,每家都經營著不同品牌的化肥。同樣的產品每袋價差在50元左右。
魯西化工的銷售經理呂旭亮對導報記者表示,農民貪圖便宜,造成了假化肥暢銷。除了假冒優質企業的產品之外,有一些廠家打擦邊球,模糊氮磷鉀成分含量,或者標示含量不達標;還有一些企業炒作概念,宣稱化肥中添加了多種微量元素,誤導農民。
質監部門:重點檢查小企業
9日,省質監局在聊城啟動了今年質監系統農資打假下鄉集中行動。省質監局稽查局局長王向東表示,今年打假的重點是2009年執法檢查不合格企業、生產條件較差的小企業和消費者投訴與媒體曝光較多的企業。并將對化肥總養分和有效成分含量不足,摻雜摻假、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無生產許可證生產等行為進行依法查處。
專家:出路在于“貼身服務”
濟南博林咨詢公司總經理曹越,一直從事農資產品營銷咨詢工作,并身兼國內多家化肥企業的咨詢顧問。他告訴導報記者,復合肥是化肥行業的“潛力之星”。目前,復合肥產品同質化嚴重,因此,無論哪類企業,要贏得市場,都必須貼身服務,貼近農民、貼近土地、貼近終端,根據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配方比的針對性產品,提高性價比,擺脫無序的價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