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工信部公布《促進中部地區原材料工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方案》,提出2010~2011年將全面提高中部地區化工等原材料產業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并設定了6個方面的具體目標。
記者從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了解到,中部地區化工基礎較好。資源儲量較大,化工體系較完整,化肥、農藥及煤化工優勢明顯,石油化工、鹽化工、氟化工、磷化工具備一定規模和技術基礎。但該地區產業素質并不高。如河南規模以上氮肥企業平均年產量不足10萬噸,湖北磷肥企業平均年產量不足4萬噸;多數企業無自主研發能力;多數產品位于價值鏈低端;山西每年仍有40億立方米焦爐煤氣直接燃燒排放;資源保障程度低。
《方案》提出,未來兩年,中部原材料工業要加快調整升級,構筑符合國家區域戰略定位、滿足市場需求、優勢互補的新格局。具體目標和任務是:
兼并重組取得重大進展。化工行業要形成10家以上年銷售超百億元的企業。依托晉煤、陽煤、太化、河南煤化、中平能化、淮化等企業打造大型煤化工集團;依托宜化、興發、洋豐、銅化、中鹽、沙隆達等企業推進特色化工企業兼并重組;發揮中石化、中國化工、中國海油、中石油等在重組中的引領作用。
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精細化工產品比重和高端石化產品自給率明顯提高,高濃度化肥比重提高到80%。嚴格限制過剩傳統產品發展,延伸焦化、磷、氟、鹽化工產業鏈,開發新型農藥中間體和農藥新品種,提高原油深加工能力。
落后產能按期淘汰。逐步淘汰8萬噸/年以下合成氨裝置、12500千伏安以下電石爐、間歇蒸餾煤焦油加工裝置、酸洗法粗苯精制裝置及小煉油、小合成氨、小二硫化碳等產能。
技術進步明顯加快。在關鍵工藝技術、節能減排技術、高端產品研發等方面力求突破,新型煤氣化技術取得成功。支持油品質量升級、煤焦油利用、氮肥原料路線和動力結構調整、磷肥資源優化配置、新型農藥生產和廢棄物處置能力建設。
產業布局更加合理。加快建設武漢乙烯基地,有序建設山西和河南煤化工基地、湖北磷化工基地,提升和壯大化肥產業,發展精細化工園區。
節能減排取得積極成效。能耗和排放達到國家標準,基本實現余熱余能100%回收利用,硫利用率97%以上,廢渣100%無害化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