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最新公布的進出口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化工行業出口總額同比下降30.2%,預計今年行業出口總額同比將下降25%左右。 目前國內大宗化工產品如農藥等出口價格普遍偏低。而業內內人士認為:農藥近期不可能提升價格。
產能嚴重過剩和產業集中度低的現狀已經成為國內化工企業難以提價、甚至被迫降價的主要原因。提價并不是某個企業或幾個企業就能決定的,主要還是看國際市場的供求關系。
據國內最大的農藥殺菌劑代森錳鋅生產商——江蘇省利民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新生介紹,該公司今年農藥殺菌劑出口價格雖然同比略高于去年,但環比仍在下降。原因之一是競爭對手——印度的農藥廠家生產成本較低,在國際市場與中國企業打價格戰。“市場需求一定時間段內是穩定的,如果一定要提價的話,在同等質量的情況下,我們無疑會丟失一部分市場。”李新生說。
中國一些傳統的化工產品出口價格總是低位徘徊的原因之一,就是企業數量太多,企業之間缺乏聯合、團結、協作的意識,難以結成共同對外的利益體。出口時互相壓價、窩里斗,這種惡性競爭勢必導致總體出口價格偏低。同時還有不少企業認為提價會對現有的銷售渠道造成傷害。在金融危機背景下提價,有時非但不能提升中國農藥的國際形象,反而會造成某種損害。
業內人士提出:如果國內的產業集中度比較高,比如5~8家企業的產量占到了總產量的60%以上,那么這個產品的出口大盤基本就可以穩定了。國家應支持企業整合國內資源、形成一種規模效應,在規范國內市場的同時凈化出口市場。
新聞鏈接
工信部將行政調整嚴重過剩產業
據了解,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表示,化工行業投資結構不合理,部分產品產能過剩狀況未來或加劇。如果市場不能自行調整,主管部門將采取行政手段進行調控。
今年以來中國農藥在國際市場上價格明顯下滑,主要是由于產品過剩所致,而今年以來農藥行業的投資增速卻依然達到4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