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1月6日從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獲悉,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農藥工業產業政策》(征求意見稿)征求各方意見本月10日將截止,意味著我國首次制定的農藥工業產業政策問世指日可待。這一政策將成為今后一個時期指導農藥工業發展的重要方針。
《政策》提出,要控制總量,適時、適度、有序發展,加快農藥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增強農藥工業對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的保障能力,維護農藥工業可持續發展環境。農藥工業的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50%以上的農藥原藥企業進入工業集中區;農藥企業數量減少30%,國內排名前20位的農藥企業銷售額達到總銷售額的50%以上;國內排名前10位的農藥企業研發費用達到企業銷售收入的3%;“三廢”排放量減少30%,副產物資源化利用率提高30%。
《政策》涵蓋了產業布局、組織結構調整和產品結構調整、技術政策、生產管理和進出口管理、社會責任等13個方面的內容。在產業布局方面,明確原藥企業相對集中,制劑企業可適當分散;嚴格控制并逐步減少農藥廠點,抑制新增產能,加快落后產能的削減。
在組織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方面,促使農藥工業朝著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特色化的方向轉變,鼓勵優勢農藥企業做大做強。鼓勵發展高效、安全、經濟、環境友好的農藥產品,重點發展除草劑、果樹和蔬菜用新型殺菌劑、殺線蟲劑和病毒抑制劑等。
在技術創新方面,國家將繼續在創新體系完善和新品種創制等方面給予支持。重點支持農藥工業核心技術、關鍵共性技術的開發,加強高效催化、高效純化、定向合成、綠色工藝、手性異構體深度利用和生物技術,以及制劑低溶劑化、水基化、緩釋化和“三廢”治理等技術的研發與推廣。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參與了這項政策的起草。農藥協會秘書長孫叔寶介紹,目前業界正圍繞這一法規展開廣泛研討。工信部也正組織有關方面研究制定背景資料、條款解釋等配套文件,使政策每一項內容都有依據和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