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11月1日,在專業學會、媒體和企業三方的共同協作下,首屆全國新型肥料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由多方攜手搭建的這個交流平臺使植物營養與肥料業內的專家學者、肥料企業負責人共聚一堂,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溝通。
本屆學術研討會由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新型肥料專業委員會、《農資導報》共同主辦,深圳市芭田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協辦,山東谷豐源化肥有限公司和清大中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為支持單位。對新型肥料的強烈關注使專家學者與企業家坐在一個會場里傾聽科學施肥的理念,探討肥料技術的創新。
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新型肥料專業委員會主任趙秉強說,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將新型環保型肥料發展列入農業領域優先主題,是因為目前國內化肥施用量已達資源、環境難以接受的程度。由于利用率低,農業每年氮損失相當于3000多萬噸尿素,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0億元;國內高濃度磷肥年消費量超過 1100萬噸,而國內高品位磷礦資源不足;鉀肥年消費超過750萬噸,三分之二依靠進口。據測算,到2030年化肥的總需求量將達到6600萬噸,這不但使國家增加化肥產能投資,農民增加化肥投入費用,土壤、環境也將難以承受。肥料創新是解決中國肥料問題的根本出路,未來肥料研究的重點是如何提高肥效和利用率。
中國化工報社副社長、《農資導報》理事會常務副理事長崔學軍說,作為農資領域全國最大的平面媒體,我們一直關注著新型肥料的發展,也很高興能與專業學會一道搭建一個多方參與的交流平臺。加速發展新型肥料既大勢所趨更迫在眉睫,我們的肥料利用率只有30%,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很大,這實際上帶來了大量的資源浪費。近年國家加大新型肥料推進力度,緩控釋肥、緩控釋尿素的開發使用已經寫入國策。但就化肥行業而言,對緩控釋等新型肥料的開發生產卻行動遲緩。我們想通過搭建這個平臺,增加化肥行業在新型肥料發展中的參與度。作為農資媒體,我們必須了解和把握肥料發展的最新方向,今天這個十分專業的會議,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機會。
深圳市芭田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黃培釗說,經歷了世界金融危機影響以后,在肥料行業亟待整合的時候召開這個研討會,有著特殊的重要意義。新型肥料關鍵在一個“新”字,它的新不在于外觀,而在于挽救土地生命,培肥土壤,緩解土壤板結。肥料企業應該從食物鏈養分角度,從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改善農作物品質上研究新型肥料。
中國農業科學院資源與農業區劃所、中國農大、華南農大、南京農大、中科院土肥所、中科院地球所、深圳芭田、谷豐源化肥等在新型肥料研發與市場開拓上走在前沿的科研院所、生產企業代表200余人參加了會議。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相關負責人也應邀出席了會議。會議還為新型肥料專業委員會委員頒發了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