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三人成全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信息搜索: 熱門: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價格
首頁 > 化肥市場 > 正文

化肥生產大國向化肥產業強國的蛻變


農資網 2009年8月18日 10:32 來源:新華社 【
我國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養活了全球22%的人口,其中被稱作“糧食的糧食”的化肥發揮了重要作用。據測算,我國在1992年以前,糧食總產量中有近35%是施用化肥形成。毋庸置疑,我國化肥產業的發展是國家糧食增產和糧食安全的基礎。伴隨著化肥產業成長,我國也成為化肥生產大國,化肥供應由極度匱乏向部分品種過剩轉變。但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背景下,化肥工業必須改變一味追求產量、農業生產也必須改變不斷增施化肥的現況,這就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必須盡快完成由化肥生產大國向化肥產業強國的蛻變,雖然轉變的過程有很大陣痛,但這是必經之路。

   圖:我國糧食總產量與化肥用量變化走勢(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新華社多媒體數據庫   

 

  ——化肥工業由小到大,產品逐步供過于求,行業整體產能過剩

  新中國成立時,化肥工業僅有氮肥,磷肥鉀肥等還是空白,1949年化肥年產量累計只有0.6萬噸(折純量)。隨后,國家對老廠進行了恢復和較大規模的擴建,給予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并投入大量的資金,我國化肥工業迅速發展。截至1980年,我國的化肥總產能1390.8萬噸(折純量),當年化肥產量達1231.9萬噸(折純量),其中氮肥產能達1112.3萬噸,產量為999.3萬噸,磷肥產能為278.1萬噸,產量達230.6萬噸,鉀肥產能僅有0.5萬噸。

  到1999年,我國的化肥產能達3980萬噸,氮、磷、鉀肥產能分別為3056萬噸、876萬噸、48萬噸。化肥年產量達3001萬噸,氮、磷、鉀分別為2324萬噸、636萬噸和41萬噸,國內的化肥自給率已經達到80%。

  記者在采訪云南省化工行業協會化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高孔亮,向她問及“對近六十年來國內化肥市場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時,這個在化肥行業工作了五十多年的老同志面帶微笑地說,“當然是市場供需形勢的變化了,二三十年前買袋化肥還需找關系、找領導批條,要不根本沒有人賣給你,現在只要你有錢什么樣的化肥買不到,甚至有的銷售人員給你送到家”。據統計,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化肥生產國和消費國,其中尿素產量已占到全球產量的1/3,磷肥產量已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  

  我國氮肥生產在1997年開始盈余,而近十年氮肥產量更是以年均增長6.7%的速度發展,最終產能過剩。以氮肥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尿素為例,2008年底,全國尿素年產能已達5900萬噸,當年尿素年需求量為5000萬噸左右,產能過剩900萬噸左右。預計2009年國內新增產能約為430萬噸,總產能將達到6300萬噸。全國工農業化肥用量總和為5200萬~5300萬噸,產能過剩超過1000萬噸。國內氮、磷肥產能已經出現過剩,截至2008年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氮肥和磷肥的第一生產大國,除鉀肥還需進口外,其他化肥均呈現不同程度的過剩。  

  對于磷肥來說,產能過剩的問題也困擾著行業的發展。2005年我國磷肥產量達1124.9萬噸(折純量),首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產量1210.5萬噸,實現了自給。2007年磷肥產量達1351.4萬噸,由自給有余成為凈出口國。過去幾年,我國磷肥產量年均遞增達10%,每年增產100萬噸以上,占據了世界磷肥增產的絕大部分。在產量大幅增加的同時,產品結構也出現了明顯變化,高濃度磷復肥所占比例大幅提高,2007年高濃度磷復肥產量占磷肥總產量的73.4%,已經完全改變了10年前的低濃度占主導的局面。

  當前磷肥產能增長依然在增加,預計2009年磷酸二銨產能超過1200萬噸,預計正常情況下全年二銨產量將達到900萬噸左右,考慮到全年二銨需求量為600萬噸左右,今年二銨的供給仍將出現過剩。

  盡管近十年來國內鉀肥產能增長較快,但它仍難以滿足需求,是國內唯一的供不應求產品。自2000年后,我國的鉀肥生產進入快速發展時期,2007年鉀肥產量(折純量)達到250萬噸,8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20%,國產鉀肥滿足率從1990年的2%提高到2007年的30%。預計未來幾年,隨著國內產能的增長及老撾等國外鉀鹽開采的拓展,我國的鉀肥自給率將進一步提高。 

  ——不斷開放的化肥市場促進了工業發展,滿足了農業需求

  新中國60年間,伴隨著經濟管理體系的變革和改革開放的發展,我國化肥市場也經歷了“計劃-雙軌制-市場化”的變化,這一轉變,促進了化肥工業的發展,滿足了農業生產的需求。

  1、完全計劃管理階段。從1950年到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這30多年間,我國初步形成了按計劃分配的化肥流通體系框架,即在同一計劃下,國家管理大型化肥廠產品的收購、分配、價格;省區市管理轄區內中型化肥廠產品收購、分配及中央管理化肥產品的價格;地縣管理地縣內小型化肥廠產品收購、分配和價格。

  2、計劃與市場管理相結合階段。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到1998年,化肥流通體系嘗試了各種突破。先后經歷了“雙軌制”(1983—1988年)和化肥專營體制(1988—1998年)兩個階段。1985年初,《國務院轉批國家物價局關于價格改革出臺情況及穩定物價措施報告的通知》的出臺,使化肥流通計劃內價格由國家統一定價,計劃外由市場調節。1989年12月,《國務院關于完善化肥、農業、農膜專營辦法的通知》標志著化肥銷售主體“一主兩輔”制的形成,確立了以中國農業生產資料公司和各級供銷社的農業生產資料經營單位為主渠道、縣以下農業三站和生產企業為輔渠道的化肥專營體制。

  3、市場資源配置的階段。從1998年至今,化肥流通體系以市場化為基礎逐步完善和發展,并經受了WTO過渡期的考驗。1998年11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深化化肥流通體制改革的通知》,標志著我國化肥流通體制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根本轉變和重大轉折。其中,取消了國產化肥指令性生產計劃和統配收購計劃,由化肥生產和經營企業自主進行購銷活動。同時,打破了“一主兩輔”的經營格局。  

  ——我國將進入由化肥生產大國到產業發展強國的蛻變

  在當前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背景下,我國化肥工業將不能一味地追求產量、農業增產也不能繼續過度依賴化肥,我國必將盡快完成由化肥生產大國向化肥產業強國的蛻變。

  一是未來環境將對農業化肥需求產生制約。中國農業大學進行的試驗樣本數據顯示,我國化肥利用率相當低。主要糧食作物的氮肥利用率只有27.5%,主要糧食作物的磷肥利用率11.6%,主要糧食作物的鉀肥利用效率31.3%。中國農科院的數據同樣顯示,小麥、水稻和玉米的氮肥當季利用率平均為28.7%,磷肥當季利用率為13.1%,鉀肥當季利用率為27.3%。為了持續提高糧食的產量只有加大施肥量。但與發達國家相比,產量增加已不明顯,同時還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有數據顯示,我國流失的氮磷素主要去向是水體和大氣,現有超過60%的內陸湖泊富營養化,近年來赤潮、綠藻的頻繁發生就是農業污染直接導致的。化肥數量發展模式將直接影響我國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生態高效農業的建設。

  二是能源供應制約產業發展。我國70%的氮肥以煤炭為主,氮肥生產年均消耗能源約1億噸標準煤,而且正以接近1000萬噸標準煤的速度增長。我國氮肥生產70%依靠山西晉城的優質無煙煤,目前這種煤炭的供應已很難滿足氮肥生產需求,而利用低質煤炭生產氮肥的技術仍未達到大范圍推廣程度。剩余30%的氮肥生產依靠天然氣,年消耗全國近1/3的天然氣,天然氣價格調整已經迫在眉睫,再加上燃料和電力等價格上漲,氮肥的生產成本也在增加。

  磷礦資源也在制約著產業發展。相關礦山協會資料顯示,我國磷礦資源保有儲量為16786億噸,其中資源量為127.32億噸,基礎儲量為40.54億噸,在基礎儲量中可開采的儲量只有21.11億噸,其中品位大于30%的富礦只有11.08億噸。目前我國大范圍開采的正是這少部分富礦資源。考慮到目前實際開采的富礦資源儲量和年消耗1億噸的速度(僅45%的回采率),現有的富礦資源在2014年左右枯竭,而可開采的21.11億噸也僅能延續到2025年左右。即使考慮到新發現的一些高品位或者中低品位伴生磷礦,我國磷礦開采年度可延長到2040年,預計2050年前后我國將面臨磷礦資源短缺或成本大幅提高的問題。

  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化肥產業已經到調整的節點,即使沒有金融危機的到來,調整也將進行。在保護自然環境和保障農業生產用肥的前提下,調整化肥品種結構、發展新型肥料,將是發展方向。即從化肥產品入手,通過工藝改造提高現有產品的利用率,推動化肥產業升級,促進高效專用復合肥發展,推動區域配肥的發展;在加強長效控釋肥料研制的同時,要以中西部廉價天然氣或煤產地為重點,建設大型氮肥基地;以磷礦資源豐富的云、貴等地為重點建設大型磷復肥基地。

  加強農化服務體系建設,提高服務水平,也是化肥產業對接需求、以服務拓展市場的發展方向。隨著化肥行業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不僅僅是產品渠道及產品質量的競爭,而且是服務的競爭。化肥尤其是復合肥最顯著的特征是對服務的依賴。隨著我國農業產業化進程的推進,土地的集約化、種植的規模化程度越來越高,更多的農村合作社、種糧大戶等消費群體的出現,對農資生產、供應商提出了更高的服務需求,要求在提供產品的同時也能提供配套的服務,諸如農技指導、測土配方、信息咨詢、物流配送等。

  業內人士在向記者分析與展望未來的同時,堅定地認為,這是歷史的選擇,這是自然的選擇,雖然這一轉變過程對化肥行業有很大陣痛,但這是必經之路,必由之路。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舉報】 【關閉】【責任編輯:YanBO】
相關資訊
行情按地區分類
推薦信息
專題信息
熱點資訊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2004-2009©版權所有: 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