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羅斯鉀肥企業IPC公司與印度IPL公司正式簽訂鉀肥到岸價每噸460美元的協議,此價格大大低于行業每噸720美元的預期。印度鉀肥進口價格是全球鉀肥市場價格變化的晴雨表,此次達成的協議價格與中國企業的心理價位相差不多,因此,本已停滯的中國進口鉀肥談判或將于近期啟動。相對于只有20多萬噸鉀肥庫存的印度,擁有500多萬噸鉀肥庫存的中國似乎更有希望獲得價位更低的進口鉀肥協議。
針對我國鉀肥對外依賴度超過50%的現狀,相關行業協會建議,我國鉀肥企業應大膽“走出去”,開發海外資源,國家對此應予以扶持,以保證未來我國的鉀肥供應。
印度價格低于預期
鉀肥進口大國印度近日出人意料地與此前頗為強勢的俄羅斯IPC公司簽訂鉀肥到岸價每噸460美元的合同,成交量為85萬噸。這一價格比市場預期低1/3,讓業內人士大跌眼鏡。對此,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分會原會長魏成廣認為,該合同的簽署表明國際鉀肥價格聯盟已經動搖,鉀肥價格有望大幅度下調。
據了解,在今年5月份舉行的第77屆世界化肥大會上,國際幾大鉀肥企業堅守每噸720-765美元的價位,表示決不降價。然而,此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俄羅斯IPC公司就悄悄地與印度進口商IPL公司簽署了到岸價每噸460美元的供貨協議。
對于此次降價的原因,魏成廣分析認為,一方面,高價鉀肥迫使進口國下決心尋找本國鉀資源,目前突尼斯、埃塞俄比亞、玻利維亞、澳大利亞等國都發現了鉀資源,相應減少了對國際供貨商的依賴;另一方面,各國紛紛采取有效措施代替鉀肥,如秸稈還田、使用有機肥等,導致市場萎縮,國際鉀肥企業銷售業績下滑、利潤縮水,惟有降價以薄利多銷維持其利潤水平。
專家表示,由于去年鉀肥價格漲勢過猛,下游行業需求萎縮,導致國際鉀肥企業的庫存猛增。加上鉀肥產量未來5年將過剩20%以上,因此國際鉀肥企業有強烈的去庫存化需求,這也直接促使相關企業以較低的價格換取更多的市場份額。據悉,目前國際鉀肥企業共有2000多萬噸的庫存難以消化。以上因素綜合,使持續高位的鉀肥價格失去支撐,因此降價成為必然。
事實上,在國際鉀肥企業降價之前,國內相關企業已經舉起降價大旗。5月,國內最大鉀肥企業鹽湖鉀肥發布氯化鉀價格調整公告:每噸氯化鉀出廠價格直降千元,由一季度的4200元降到3250元。但面對價格的下降,下游的需求卻沒有出現相應的回暖。專家表示,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5月之前,鉀肥價格一路走低,產生價格不確定性,致使下游生產企業及經銷商不敢進貨;印度協議簽訂鉀肥協議后,市場的不確定性將消除,經銷商進貨熱情將恢復。此外,我國即將進入鉀肥用肥旺季,鉀肥行業回暖將加速。
鹽湖鉀肥董事會秘書張繼文表示,鹽湖鉀肥降價后,經銷商進貨的熱情仍然不高,觀望意味比較濃。但因為進入夏季農作物追肥的時段和南方夏糧播種期,再加上經濟作物離不開含有鉀肥的復合肥,接下來還會重新啟動鉀肥的需求。
進口鉀肥談判或重啟
對于鉀肥價格的下跌,國際鉀肥企業早已預料,從2008年第四季度就開始采取限產保價的措施。相關信息顯示,2009年國際鉀肥企業計劃減產1000多萬噸,實際已經減產580萬噸。但限產保價的效果并不明顯,國際鉀肥價格從今年年初的每噸1000美元逐漸降低至625美元。
即使鉀肥價格已經跌下37.5%,但印度和中國進口企業仍然覺得價格偏高。5月份中印兩國曾表示目標價位在每噸420美元左右,中國進口鉀肥談判也由此陷入僵局。此后一度傳出中國鉀肥庫存加上國內企業鉀肥產量足夠支撐今年下半年國內所需,中國無需簽署進口鉀肥協議的消息。世界第一大鉀肥消費國停止進口的說法,使急于去庫存的國際鉀肥企業難以承受。隨后,他們加大了對第二大進口國印度的公關力度,因此,原本幾乎不生產鉀肥、庫存并不多,而且即將迎來用肥旺季的印度能夠獲得每噸460美元的協議價格。
專家表示,俄羅斯企業與印度達成的每噸400-500美元的價格與目前國內鉀肥價格差不多,中方能夠接受,進口鉀肥談判或將重啟。國內市場研究機構對于該價格也較為認同,中金公司認為,印度簽訂的價格已基本屬于鉀肥底價。太平洋證券分析師姚鑫認為,無論是否簽訂進口協議,鉀肥價格都很難繼續下跌。江南證券研究員盧治全認為,在這個價位進口比較合理。
利用國際鉀資源
今年我國鉀肥進口價格或將維持在一個較低的價位,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低價格拜國際金融危機所賜,在相關農業需求萎縮、企業庫存較高的情況下獲得的低價格難具可持續性。因此,近日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分會提出,我國應在鉀肥行業實行“3個1/3”的發展規劃,即 1 /3靠國內生產,1/3靠進口,1/3靠建立國外生產基地。但現在我國一次性鉀肥的生產情況是:國內生產占到1/3,一半以上需要從國外直接進口,在國外資源的利用上還沒有實現零的突破。業界希望國家能夠從政策上對國內企業利用國際資源給予進一步的支持。
在國際鉀資源的利用方面,對于國內企業在老撾和泰國進行鉀資源的開發,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分會表示,與國內資源的開發不同,這兩個國家環保的可容納性非常小,比如我國青海和新疆的鹽湖蒸發量遠大于降水量,晾曬方便,而老撾的鉀礦上面就是農田,所以對開采的技術和投入的成本都有較高的要求,如果將礦石運回國內進行生產所需的成本也非常高,因此,希望國家能夠從政策和資金上給予相應的支持。
至于對加拿大、埃塞俄比亞和俄羅斯等地鉀礦的開發利用,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分會表示,國內企業應更多地從資本方面參與。這些國家的運輸距離比較長,而在當地投資生產鉀肥資金需求非常大,因此國內生產企業可以采取參股或者控股的方式與這些國家的鉀肥企業進行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掌握進口鉀肥價格的話語權。
此外,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分會還希望國家能對國內企業開發利用非可溶性鉀資源給予支持。專家表示,我國非可溶性鉀資源缺乏,但非可溶性鉀資源卻相當豐富,目前,中科院等單位已經研發出新技術,可開發利用鉀長石等含鉀資源,非可溶性鉀資源利用有望徹底解決我國鉀肥供應的現狀。 陸曉輝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