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隨著河北邢臺地區農民增產增收的意愿越來越強烈,這里農民的種植觀念和習慣也在悄然發生變化。近日,記者從河北省邢臺市任縣的農資經銷商那里了解到,當地農民已經從前幾年的單一使用碳銨、尿素轉變為復合肥、尿素、碳銨搭配使用,尤其是2007年以后尿素的用量明顯減少,有很多經銷商已經不賣尿素了。
據任縣經銷商賀志杰介紹,當地主要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他從1992年開始經營農資產品,以前農民圖便宜,基本都是使用尿素和碳銨,但產量一直跟不上去,從2004年開始農民感覺到復合肥的好處以后,當地復合肥用量明顯增加,現在當地80%以上的農民種地都使用復合肥,特別是近兩年只有個別村的農民還在使用尿素和碳銨,大部分的農民都很少使用尿素和碳銨了。究其原因,賀志杰告訴記者,首先,如果同樣使用100塊錢的復合肥和尿素,用復合肥的產量要明顯高于用尿素的產量,農民這樣算下來還是用復合肥更劃算一些。其次,尿素的揮發速度比較快,往往要多次施肥,浪費嚴重。而復合肥揮發得慢一些,尤其是最近幾年興起的控釋肥效果更明顯,玉米只需要施一次底肥就可以了,棉花追肥也是追高氮高鉀的復合肥,只有小麥還會追點尿素。因此以前冬儲的時候經銷商都要存一千來噸尿素,現在一個存尿素的都沒有了。
隨后,記者來到任縣西固城鄉東固城村了解情況,遇到來買農藥的村民耿志安,記者上前與他聊了起來。據耿志安介紹,他家有17畝地,7畝棉花,9畝小麥和玉米,2004年以后土肥站每年都給他們村進行測土配方施肥,他就是根據土肥站的推薦來使用肥料。耿志安說:“棉花的底肥我一般都是用氯化鉀、二銨和少量尿素,平均一畝地要用90斤的底肥。追肥以前都是追尿素,今年主要追復合肥,每畝要追上六七十斤的高氮高鉀復合肥。小麥底肥主要用二銨和氯化鉀,一畝地上50多斤二銨和30多斤氯化鉀,追肥一畝地用50斤尿素。玉米現在都是一次性上底肥,就用現在這個控釋肥,以后就不再追肥了。”在談到為什么尿素用量減少時,耿志安說:“用尿素產量低,不劃算,復合肥用的多點,產量高點,多賣點錢就回來了。”
記者在這次調查中發現,隨著當地農民種植觀念的改變,大部分農民都開始重視農作物的高產量和高質量,因此,在推廣測土配方施肥以后使用碳銨、尿素的量都有所減少,尤其是高氮高鉀的控釋肥很受當地農民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