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大的降稅力度竟然沒起什么作用,真是令人難以想象!”江蘇馬龍國華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凱不無遺憾地對記者說。自7月1日起,我國全面取消黃磷特別關稅,并把出口關稅從70%下調至20%。記者從一些黃磷企業了解到,從目前來看,這項關稅政策所起到的效果并不令人樂觀,黃磷企業仍處于生死煎熬之中。“盡管近期出口關稅政策的刺激力度很大,但國外需求持續下降,市場短期內難以啟動,國內黃磷企業仍是一潭死水。”孫凱說。
自2008年以來,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我國對黃磷產品多次調整了出口關稅政策。自去年5月20日起實施加征100%特別出口關稅后,于當年12月1日起將特別出口關稅由100%下調至75%,隨后又決定自2009年1月1日起下調至50%。今年7月1日起,我國全面取消黃磷特別關稅,并把出口關稅從70%下調至20%。一年多的4次調整,由先期的嚴控出口到逐步放松束縛,調控意圖明顯。然而,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導致國外需求嚴重萎縮,使降低關稅以增加出口的預期難以實現。
目前,對于國內黃磷業低迷的成因,業內人士一致認為是產能嚴重過剩。“供求失衡造成了兩個非常嚴重的后果:不僅限制了本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阻礙了產業升級,還貶低了黃磷的合理價值,使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長期不能物有所值。”全國磷酸鹽協作組理事高寶慶對記者說。
對于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產能過剩的原因,高寶慶認為,其根源在于淘汰落后產能政策的力度不夠,僅靠市場機制的作用必然會拉長淘汰周期。他分析說,在我國云南、貴州、四川、湖北等黃磷主產地,由于黃磷業門檻較低,近20年來各地紛紛上馬了大小不等的裝置。“現在,停產黃磷企業的產能呈潛伏狀態,只要市場價格上漲至有利可圖,這些產能立刻就會釋放出來。”
作為全國最大的黃磷經營企業,江蘇馬龍國華公司的年銷售量均保持在10萬噸以上,對于黃磷產能過剩這一現狀,孫凱的認識更為充分:“國內黃磷產能已超過200萬噸,但在一些磷礦產地,擴能的勢頭并沒有得到有效遏止。黃磷業的困境表面看是市場萎靡,其實質在于本身遠遠脫離了市場需求。”
據他介紹,目前黃磷企業開車率普遍較低,云南僅有30%左右,四川、湖北不足三成,只有貴州在政府確保增長的政策支持下,保持60%左右的開車率。隨著高毒農藥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和磷胺5種高毒有機磷農藥的禁產禁銷,加之草甘膦銷量銳減,農藥行業對黃磷的需求將大幅削減。“今年全國黃磷產量將大幅萎縮,估計為75萬噸,同比下降15%以上。可以想象,這么低迷的市場讓業內企業苦不堪言。”孫凱憂心忡忡地說。
同時,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以及國家通過關稅政策限制磷酸等一些初級品種出口規模,加上國內洗滌劑業禁磷范圍的逐步擴大,磷酸鹽主打品種工業三聚磷酸鈉的產量受到抑制。黃磷作為磷酸鹽的母體原料,與其同步跌入了谷底。
“我們目前僅有一個生產基地維持小規模運轉,還停開了所有工業級產品,只生產附加值相對較高的飼料級、食品級、醫藥級和電子級產品。”四川綿陽啟明星磷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建對記者說。據介紹,啟明星公司擁有磷酸鹽綜合產能6萬噸,由于當地磷礦地震后尚未恢復正常,外購磷礦加工黃磷得不償失,所以為保持既有市場不丟失和維系一些長期協作的客戶,他們只能從云南、貴州等地購入部分黃磷維持簡單生產,用多少進多少,一般不庫存黃磷。“因黃磷需求量很低,公司現在每月產量僅有過去的1/5。”王建說。
據了解,目前黃磷出廠價僅有11000元/噸左右,明顯產銷倒掛,企業普遍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況,虧損面迅速擴大。即使像云南馬龍這樣的龍頭企業也虧損嚴重,存貨價值總額高達3.5億元,占其總資產的30%以上。
據悉,國內黃磷庫存量約20萬噸,當前業內企業在消化掉庫存之前還是要過苦日子的。而即使消化了存量,嚴重過剩的產能也不可能讓他們長期過上好日子。因此,從目前國內外嚴峻的經濟形勢看,期盼黃磷大面積開車只是一廂情愿。“盡管當地政府給予電力價格補貼,但我們兩座7500噸/年的黃磷電爐還是不敢開車,因為測算下來,產品制造成本比出廠價還高,得不償失。還是再觀望一陣吧!”湖北襄樊巨力化工實業公司總經理李暉無奈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