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一些理性的國內企業并未被喜訊沖昏頭腦。他們清醒地認識到:暫停征稅不意味歐洲市場已暢通無阻,離真正的角逐還有幾步要走。
從目前來看,草甘膦反傾銷的應對成果對國內農藥企業的發展確實是一個好兆頭,不僅有利于緩解國內草甘膦供過于求所導致的惡性競爭,也有利于企業在歐盟市場自主品牌的創建和市場份額的提升。
但中倫金通律師事務所資深反傾銷律師蒲凌塵提醒相關企業,歐盟暫停征收反傾銷稅并不意味著通往歐洲市場的道路就已暢通無阻,想分得“蛋糕”還有關鍵幾步要走好。首先,如果暫停征稅的條件發生變化,歐委會也將考慮重新恢復對華草甘膦征收反傾銷稅。9個月的無稅期將很快到期,期滿后歐盟的政策走向還不得而知,市場風險不容小覷。
其次,必須有實力進行草甘膦產品在當地市場的登記和認證,這才是中國草甘膦大規模進軍歐盟市場的真正門檻和障礙。目前,歐盟市場的這一門檻非常高,其對進口草甘膦設定了諸多具體限制,認證程序復雜且費用頗高,一個品種注冊下來少說幾百萬美元,很多國內企業不愿甚至難以承擔。
再次,中國的草甘膦大部分是為全球知名的跨國農化企業做貼牌加工生產,沒有自主品牌,此前那些通過國外進口商在歐銷售的企業很難直接受益,而短期內希望在歐打開直銷渠道更非易事。
正如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有關官員所言,中國草甘膦要以自主品牌進入歐盟市場,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萬不可因為歐盟的一紙公告就盲目樂觀。國內相關企業必須全方面考慮自己今后的出路和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