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向世貿組織提出的申訴中,黃磷赫然在列。歐盟指責中國針對黃磷的出口限制措施,包括提高關稅、出口配額等讓歐美的下游產業蒙受損失。歐洲化工業界聲稱,中國對黃磷出口征收120%關稅的政策,讓歐洲企業購買1噸黃磷的成本比中國國內的企業要多花近2500美元。
但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王佩琳等業界專家認為,黃磷行業屬于典型的“兩高一資”行業,國家限制黃磷產能的過度膨脹和快速出口,其合理性是勿庸置疑的。
黃磷是國家戰略性物資,也是重要的基礎工業原料,主要用于生產磷化工產品如磷酸、三聚磷酸鈉等。我國生產黃磷消耗的磷礦資源占總量的10%左右。據王佩琳介紹,中國2005年磷礦基礎儲量為130億噸,占世界總儲量的26%。可以說,中國不缺磷礦資源,但我國磷礦富礦少,中低品位礦多,保護和利用好寶貴的磷礦資源意義深遠。
據了解,生產1噸黃磷需消耗磷礦石近10噸(以25%品位的五氧化二磷計),平均需耗電14000~15000千瓦時,耗煤1.6~1.9噸,總能耗折合標準煤約3.6噸。此外,黃磷生產的污染物排放也比較多,生產1噸黃磷排放的尾氣約3000立方米,其中一氧化碳占90%以上,此外還含有硫、磷、氟和砷等多種污染成分,難以治理。正因如此,磷礦資源基礎儲量居世界第四位的美國,自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就全部停產黃磷,此后英、俄等國也相繼停止了黃磷的生產。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哈薩克斯坦、印度和巴西等少數幾個國家還在繼續生產黃磷,而中國的產量更是占到全球總產量的75%以上,出口市場主要集中于日本、歐盟和印度。
事實上,由于行業準入門檻低,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黃磷產能急速擴張,截至目前全國總產能已達到近200萬噸/年,而國內需求僅80萬噸/年,出口成為化解嚴重過剩產能的主要途徑。但“兩高一資”的黃磷產品大量出口讓國內承受了巨大的資源和環境壓力,為此2005年以來國家相繼采取取消出口退稅、加征出口關稅、實施出口配額和實行差別電價等調控措施來緊縮黃磷出口、控制黃磷產量。2008年5月,國務院決定自當年5月20日起至年底,首次對黃磷加征100%的特別出口關稅。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為穩定外需市場,國家相繼兩次大幅調低了出口關稅。今年6月22日,國家再次作出調整,決定從7月1日起取消黃磷的特別出口關稅,出口關稅從70%下調至20%。歐盟此時提出對中國限制黃磷出口的申訴,更是站不住腳的。
國家大幅下調黃磷出口關稅,對于扭轉磷化工行業的低迷局面雖構成短期利好,但從長期看,為保護環境、維持黃磷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對國內黃磷總產能進行調控。在王佩琳等專家看來,要徹底解決矛盾實現黃磷行業可持續發展,必須練好四項基本功。
——實現尾氣的綜合利用。黃磷尾氣綜合利用有三種途徑,一是當作燃料,用作鍋爐的熱源;二是經過凈化用來生產甲酸鈉、甲酸等產品;三是經過深度凈化用來生產甲醇等碳一系列化學品。據了解,以前黃磷尾氣都被點天燈燒掉,既浪費了大量有用的資源能源,又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而如果用這些尾氣來生產甲酸鈉,每噸黃磷的成本可降低2000元,如果尾氣經深度凈化用來生產高附加值產品,每噸黃磷的成本甚至能降低4000元。據悉,針對國內黃磷生產,環保部即將出臺強制性排放標準。此外,國家最近發布的黃磷行業新建項目準入條件,要求能耗指標必須低于每噸黃磷耗標準煤3.2噸,尾氣綜合利用率必須大于90%以上,已建成的項目經過技術改造也必須達到這個標準。
——加快磷渣綜合利用。每噸黃磷副產磷渣近10噸,即使堆存處理也會造成污染,而如果用磷渣來生產水泥,每噸黃磷的成本能再降低400元。
——嚴控并淘汰小規模裝置,新建黃磷項目的單線裝置產能必須在1萬噸/年以上。小規模黃磷裝置由于尾氣排放口多,不利于綜合利用。按照國家今年出臺的政策,產能5000噸/年以下的裝置必須淘汰,而在一些地方,3000噸/年甚至1000噸/年的裝置仍有不少。
——應爭取電、煤、磷礦一體化,延長產業鏈,從低端產品向中高端產品轉變。我國大部分磷化工企業產品單一,缺乏深加工,高附加值產品少。而在國外黃磷精細產品中,用磷化氫進行黃磷精制后產出的黃磷主要用于電子工業,銷售價格是國內現有黃磷市場價的10倍。目前,我國企業已在深加工方面有了可喜的進步。據湖北興發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六偏磷酸鈉等精細磷化工產品正逐漸成為該公司的主導產品,其食用級、醫藥級和電子級等高附加值產品已占總產品數的50%以上,單位產品的附加值不斷遞增,抗風險能力隨之增強。此外,據王佩琳介紹,電費約占黃磷總成本的60%。為此,國內黃磷企業相對集中的云、貴、川等西南地區的企業,可利用當地豐富的水力資源發電來生產黃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