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9年5月份中國生產鉀肥37.671萬噸(K2O),比上年同期上升40.2%。1-5月份,中國共生產鉀肥277.484萬噸(K2O),比上年同期增長3.4%。二季度青海和新疆地區的鉀肥廠生產正常,但由于需求不旺,國產鉀肥的銷售情況不盡人意,隨著產量逐步增大,企業庫存增加,大部分企業和下游單位實行聯儲聯銷的銷售方式。
市場:6月份,國內鉀肥市場價格持續下滑,6月底至7月初出現低位盤整態勢,其中俄羅斯紅色氯化鉀價格在2800-2900元/噸的范圍內徘徊,俄羅斯白色氯化鉀價格在3100元/噸的價位波動。相比于5月份,國內氯化鉀庫存數量得到消化,大部分貨源集中在大型的經銷商手中,氯化鉀價格短期內趨于穩定。
然而,從國內鉀肥廠家的產銷數據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國內鉀肥產量大幅增加,加上去年鹽湖集團的百萬噸氯化鉀庫存,今年我國國產氯化鉀供應數量不可小覷。尤其是在IFA國際會議之后,國內氯化鉀價格從3200元/噸俯沖到2800元/噸的低位,很多業內人士認為是由于國產鉀肥庫存量太大,企業難以支撐,不得不低價甩貨,使得鉀肥市場整體大幅下挫。
進出口:今年1-5月份,我國共進口氯化鉀約152.6萬噸,比上年同期209.3萬噸的進口量下降了27%。進口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方面是中外鉀肥大合同尚未簽訂,今年迄今為止進口的氯化鉀均是上年的合同貨;另一方面在于邊貿市場,由于國外鉀肥供應商的報價過高,且國內市場價格持續下滑,邊貿進口氯化鉀數量大幅下降。今年1-5月份,我國邊貿進口氯化鉀數量為13.35萬噸,而去年同期邊貿進口氯化鉀數量為68.18萬噸。
此外,今年我國氯化鉀進口有兩方面值得注意,一是今年從德國進口氯化鉀數量大幅增加,1-5月份進口德國氯化鉀約22萬噸,而去年同期進口數量僅有約6萬噸。另一方面是進口價格,雖然國內鉀肥市場持續下滑,但進口商仍然不得不虧本進口鉀肥,根據海關數據計算,今年1-4月份進口氯化鉀的合同單價都在600美元/噸以上,5月份的進口合同單價雖然有所下降,但也處于560美元/噸的高位,與國內的3000元/噸的市場價格相比,嚴重倒掛,因此我國氯化鉀進口商基本都處于虧損境地。
中外鉀肥大合同談判一直處于僵持之中。國際市場上,日本和加拿大鉀肥公司簽訂了下半年的供需合同,到岸價在700美元/噸左右。但該消息似乎未能提振國內市場的信心,而大家最為關注的則是印度鉀肥進口合同的進展。據筆者來看,今年的情形與2006年的進口談判有些類似但又有差別,2006年中外雙方在7月中下旬才簽訂大合同,而今年的談判似乎更為艱難一些,期待7月份能有較大進展。
7月預測:價格探底
與國際鉀肥行情相比,中國當前的鉀肥價格應該說是處于“低谷”中的低谷,在進口數量下降、進口成本高位、市場貨源不斷集中的情形下,市場價格將是走穩趨勢,價格穩定則有利于樹立市場信心。因而雖然當前鉀肥市場的觀望氛圍較濃,但據了解已經有一些下游用戶開始小單采購,這些積極因素將有利于鉀肥市場走出低谷,而當前鉀肥市場的表現,是真正回暖,還是短期的泡沫現象?難以定論,還是觀望觀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