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常務會議4月8日原則通過的《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提出,到2020年,國內糧食生產能力在現有萬億斤基礎上新增千億斤。這不但給糧食生產和農業發展制定了具體目標,也為化肥農藥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規劃》提出,要科學確定糧食增產技術路線,在保持耕地保有量的基礎上實現增產,重點從改造中低產田和加大病蟲害防控等6個方面挖掘糧食增長潛力。按照此前發布的《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年)》,提高糧食生產能力,要繼續實施沃土工程,引導農戶科學使用化肥、農藥等。
眾所周知,肥料是作物的“糧食”。隨著作物產量的不斷提高,化肥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化肥投入是農業生產中投入最大的一項,據中國農業科學院 2007年對全國200多個縣3282個農戶的調查結果顯示,化肥投入占總投入的39.3%、種子占12.9%、農藥11.7%,農民每年用于購買化肥的資金達3200億元人民幣,而收割、耕地和灌溉的投入才占總投入的9.9%、9.5%和6.9%。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中國已經成為化肥大國和農藥大國,2008年化肥折純產量為5867.6萬噸,農藥則達到190.2萬噸,均為世界第一大生產國。但不管是化肥還是農藥,又都存在著產能過剩、開工率不足、新產品研發能力弱、大宗產品依賴出口等問題,從這方面看,中國又不是一個農資強國。
雖然國內已經連續五年奪得大豐收,雖然去年我們的糧食總產量已經達到10570億斤,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糧食安全問題仍然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的頭等大事。作為糧食生產的重要保證,化肥、農藥產業在《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面前,一方面應該認真考慮產業發展方向,生產出利用率更高、更節能環保、更能讓農民接受的產品;同時,還要以普及先進施肥、用藥知識為己任,真正參與到測土配方施肥、傳授科學種田等工作中去,以全新的服務塑造全新的農資產業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