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國際經濟危機對國內的影響尚未見底。中國如何走出經濟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成為了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全國政協委員、農業部全國農業展覽館研究部主任曹辛穗。曹辛穗委員長期從事農業經濟領域的研究,對于在全球經濟危機下大農業的走勢他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對農業影響有滯后性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三農問題,連續出臺了很多惠農政策,包括免除農業稅、提供各種農業補貼、每年均增加農業基礎設施投資,所以,農民的生活環境和生產環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總體看,盡管農民的收入每年都有所增長,但增長幅度與其他行業相比還是比較低的,城鄉間的貧富差距還比較大。尤其是去年以來的金融危機對農業的沖擊很大。一方面,農民在農業以外領域的就業機會相對減少,隨著金融危機由沿海向內陸地區蔓延,農民工返鄉人數會不斷增加。農民工返鄉造成直接收入減少,同時也意味著部分農民生產投入將減少。另一方面,原先農民工將自家土地轉租給他人種植,現在回鄉以后需要把原來流轉出去的土地收回來,但流轉出去的土地常常面臨收不回來的困境。因為承包人可能已經在轉讓的土地上有所投資,比如種植果樹或者挖了魚塘,這部分投資對于承包人而言無法彌補。因此,經濟危機對農業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
經濟危機對農業的影響有一定的滯后性。金融風暴的影響是從金字塔的頂部慢慢往下滲透,農業在金字塔的最底層,從頂端傳遞到農業需要一個過程。現在我們正處于這個過程的中間,也有人認為我們正處于滲透過程的開始。因此,并不等于說金融風暴一過去農業生產馬上恢復,農民的收入立即增加。因為當危機恢復、頂部情況好轉時,農業的回復可能尚需一段時間。
一分為二看待沖擊
金融危機首先使農民對農業的直接投入減少了,購買農資的能力在逐漸減弱。農民進城打工往往是農外就業,對農業技術本身所獲得的知識可能還不如在農村,所以說,外出打工時間比較長的人回到農村反而不會種地了。當然,另外出現的一種影響則是相反的,農民工返鄉后原來種植比較粗放的方式可能會得到一定改善,種植更為精細,農民在種植上的投入會比原來加大。
此外,經濟危機對市場的沖擊也很大。金融危機以后各國都在降低消費,國內有不少出口貿易農產品,由于訂單減少,外向型農業就會受到比較大的沖擊。比如新疆的番茄醬、南方的綠葉蔬菜、山東的大蔥大蒜、部分特殊水果等。如果這部分農民因為收入減少而改種其他作物,問題也會隨之而來:如果改種成本大于農民的心理預期,農民可能會改種其他成本更低的農產品。
另外,隨著金融風暴的蔓延和加深,農產品價格在降低。現在我們最擔心的就是農產品價格暴漲暴落,比如去年豬肉價格比較高,農民養豬就會有較好的經濟收益,今年豬肉價格下降,可能就會虧本。所以,我們希望政府能夠通過調控抹平農產品價格的波動。農產品價格波動過大,會出現國外農產品沖擊國內市場,造成國內農民收入進一步降低,甚至農民都賣不出農產品,使得國內市場受到雙向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