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緊急下達了《關于加強農藥生產準入管理規范農藥市場秩序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農藥主管部門對農藥生產企業進行一次全面清查。這對于正值春耕期間的農業生產來說可謂是場“及時雨”,規范農藥市場秩序,保障受害農作物的用藥需求,直接關系到今年的夏糧豐收,加強農藥生產準入監管十分必要。
工信部全面清查農藥生產企業的做法并非空穴來風。上周,由工信部產業政策司組織,農藥工業協會、法律專家、相關省經貿委和發改委等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對江蘇、山東、河北等省農藥企業進行了調查摸底,情況并不樂觀。一些未經過核準、不具備生產資格的企業非法從事農藥生產,不僅擾亂了行業秩序、損害合法生產企業利益,還逃避政府監管、無視環境責任,嚴重違反了農藥管理的法律法規。
在對農資市場的調查中發現,假冒偽劣農資產品屢打不倒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制假成本遠遠低于打假成本。正規農藥企業的“三廢”處理裝置投入少則數百萬元、多則上千萬元。而違規生產的小企業,基本的生產工藝都不完整,更談不上“三廢”處理裝置了。但這種沒有環保成本的產品在價格上有優勢,一些農資銷售商,購進少量名優產品做樣子應對執法部門檢查而大量銷售假冒產品。一些冒牌農藥被檢出后,被冒牌企業還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來舉證以證明不是本企業產品。這種現象在市場上暢銷的如啶蟲脒、吡蟲啉等農藥產品中尤為突出。非法農藥企業不僅擾亂了農藥市場秩序,而且嚴重阻礙了農藥行業的健康發展。
長期以來,農藥在我國農業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黨中央、國務院已把確保今年夏糧豐收,滿足農業用藥需要提到了相當高度,工信部加強農藥生產準入監管的舉措,進一步強化了保農業、保豐收的指導思想。
更重要的是,今年冬春之交北方地區出現的嚴重干旱引發了小麥條銹病的偏重發生,此時正是大量使用農藥的時候。為農民提供優質農藥產品和科技服務是農藥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目前,企業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使農藥產品質量更優、性能更好,加大生產,保證供應,并指導農民科學用藥,提升用藥水平,在為保證農業豐收作貢獻的同時,也為自己贏得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