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農藥行業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行業總體水平大幅度提升,行業發展態勢良好,企業經濟效益不斷提升,農藥進出口貿易十分活躍,高毒農藥替代進展順利,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取得了巨大進展。我們認為,國家對農藥行業的相關投資政策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當前,美國金融危機的擴散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不斷加大,在中國農藥行業中也有所顯現:農藥國際市場明顯萎縮,國內外經銷商的觀望氣氛十分濃烈。
我們希望國家在以下四個方面給予支持:
第一,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農藥是一個知識產權密集型的行業,農藥新產品開發是農藥行業發展和品種結構調整的關鍵,是農藥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和關鍵。應扶持農藥新產品從仿制為主逐步向創制為主過渡。
第二,加強對高效、低毒、環境友好的農藥品種進行產業化支持的力度。從全球來看,世界農藥的總體趨勢是開發綜合性、高安全性、高效益和環境友好的農藥。中國農藥產品結構調整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還需要國家進一步大力支持,使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的比例更趨合理。
第三,加大對農藥“三廢”處理的支持力度。近年來,國家對環境保護日益重視,由于技術、資金、體制各方面的原因,大多數企業重生產、輕治理,缺乏三廢治理和環境保護的有效手段,這與建立環境友好行業的目標相差甚遠,國家應給予重點支持。
第四,加大對農藥行業戰略重組和整合的支持力度。行業整合將是必然的趨勢,集約化和規模化是農藥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目前國內有2600多家農藥企業,80%以上的企業都屬于規模較小的農藥分裝廠,具有大規模農藥原藥生產能力的企業全國不足50家。行業面臨資源重新配置的問題。
實踐證明,一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科學規范的產業政策的支持。我建議:農藥登記應更趨科學化、經濟化、規范化,更符合中國國情;制定有利于集團化發展的產業政策;建立淡儲資金;調整農藥稅收政策;修訂危險化學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