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價格體制改革到現在為止仍是'欲抱琵琶半遮面',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化肥企業希望先完全放開價格,然后分步取消優惠政策,而這與國家'取消優惠,放開價格'的思路有落差。但是,記者最近在采訪時發現,寧愿以放棄優惠政策換取價格放開成為不少化肥企業的共識。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優惠政策獲利不大
多年來,為了保證化肥價格的平穩,國家一直給化肥企業提供相應的優惠政策。
一是稅收優惠。據了解,2005年化肥產業免征增值稅46億元,其中氮肥35.5億元,磷肥4.3億元,鉀肥0.4億元,復混肥4.8億元。二是原料優惠。主要包括大型化肥企業所用天然氣享受國家計劃內價格。據了解,目前大型化肥企業所用天然氣價格是每千立方米900~1000元,僅相當于市場價的一半。三是電力優惠。以湖北宜昌為例,當地中小化肥企業用電為0.29元/千瓦時,遠遠低于當地0.43元/千瓦時的均價標準。其他省份也同樣如此。綜合來看,化肥用電價格平均低于其他工業用電價格0.15元/千瓦時。從目前的用電量來算,化肥產業每年享受著國家80億元的電力優惠。四是鐵路運輸優惠;疏F路運輸執行2號特殊優惠價格,每千千米費用25~30元,免征鐵路建設基金,而普通固體化工品運價約為每千千米費用100~110元,如此的優惠運價加上免征的鐵路建設基金,全化肥產業每年享受總計近50億元的超額優惠。
'從這些數據來看,國家每年用于化肥企業的各項優惠政策上的費用十分可觀。但是很多情況下,這些優惠政策帶給化肥企業的利益并不大。'一家大型化肥企業的老總這樣說。
首先是政策難以落實到位,有的變相成為相關部門的權力。據有關化肥企業介紹,目前大多數氣頭尿素企業的計劃內天然氣都很難有保障。四川等省天然氣管理部門甚至明確提出,尿素企業計劃內用氣每年要削減20%。而鐵路運費優惠就更別提了,F在鐵路運輸十分緊張,許多化肥企業為了如期弄到優惠車皮,不得不另外再花一筆錢去買。
其次就是優惠政策帶來不公平競爭。陜西農科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科成說:'目前并不是所有的化肥企業都享受了同等的優惠政策,因此生產成本也不一樣。從而人為地帶來不公平,對大家的積極性是一種打擊。'
再次就是優惠政策帶來浪費。目前表現最明顯的就是化肥產品和原料的迂回運輸。幾乎在任何一個市場,我們都能看到全國所有品牌的化肥,特別是復合肥表現得更明顯。湖北新洋豐肥業公司董事長楊才斌說:'目前有很多復合肥企業從原料產地把氮磷鉀各種原料產品買回去,加工后再將產品賣到原料產地。湖北的復合肥賣到江蘇,江蘇同樣的復合肥想方設法進入湖北這樣的事十分常見;什⒉皇歉呖萍籍a品,而是體積很大的大宗產品,而這種產品是有其固有的銷售半徑的。現在大家之所以這樣不計成本地‘買全國賣全國’,就是因為運價便宜,從而帶來國家運輸資源的極大浪費。'
限價政策扭曲市場
今年以來,由于化肥價格上漲幅度過大,國家為了平抑化肥價格,再次啟動最高限價政策,合成氨年生產能力30萬噸及以上氮肥企業生產的尿素基準出廠價為每噸 1500元,上下浮動幅度15%;合成氨年生產能力在30萬噸以下的所有氮肥企業生產的尿素,各地政府對出廠價也有限制。4月份,國家專門出臺文件,對磷酸二銨實行每噸最高限價4100元。出臺這種限價政策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而這種限價帶來的結果又怎樣呢?
首先,限價政策并沒有限住價格。江蘇華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漢卿說:'目前政府規定尿素最高出廠限價為1725元/噸,但是事實上,9月份以前尿素價格一直都是在2300元/噸左右徘徊,而且這個價格市場也都能接受,限價形同虛設。'據記者了解,有的企業為避開限價,成立銷售公司或者在票據上做文章。'最終,肥料到農民手上時,價格依然很高。'張漢卿說。
其次,不公平政策帶來弄虛作假。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市場部部長李竹林說:'就拿今年出臺的磷酸二銨限價政策來說,由于制定政策的人對磷酸二銨產業不太了解,在規定磷酸二銨最高限價不能突破4100元/噸時,并沒有限定含量。無論是57%的還是64%的都是4100元/噸,這顯然是不公平的。因此,受成本壓力影響及利益驅使,那些生產高含量磷酸二銨的企業不得不開始生產低含量的產品。由于政策不夠專業和嚴謹,帶來了不公平性,讓那些信譽很好的企業也開始想辦法鉆空子。'
云天化國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任亞杰則說:'限價政策應該以事實為依據,對各類產品的中準價有一個成本核算,如含量為64%的磷酸二銨按6~9月份的原料價格來核算,成本就達到了4900元/噸以上,你只限定4100元/噸的出廠價,又沒有相應的補貼政策,最終只能逼著大家弄虛作假,使得市場扭曲。'
此外,從目前實施的情況來看,限價的管理難度也是可想而知。因為限定了企業的出廠價,就得想辦法給企業補貼,減免了很多稅不說,還得在原料上優惠,而且很難做到公平。對此陜西農科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科成認為:'目前價格管理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農民用得起化肥。既然如此,就在這個環節上做文章好了,沒必要把戰線拉得這么長,弄得耗時費力,且成效并不明顯。'
在今年出臺的價格管理政策中規定,國家繼續對化肥批發和零售價格實行差率控制,化肥從出廠到零售的綜合經營差率為7%。其中批發環節最高不得超過4%,允許二道批發環節,每道環節各2%;零售環節最高不得超過3%。
陜西農科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科成對此反應很強烈。他說,現在的經濟環境、物價指數、人員工資、通脹程度及利息率與10年前已有了很大的變化,因此帶來的倉儲、管理等費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現在仍沿用那個時候的批零計價公式,顯然是不合理的。沒有利潤,就違背了經營者的意愿。因此,一些化肥經銷商不得不用非常手段來獲得利潤。
此外,化肥流通體制改革后,化肥經營主體多元化,出現了許多掛靠戶、個體戶、代銷點、夫妻店等,這些單位銷售計量不規范,進銷無票據,很難將流通環節差率控制和價格監管執行下去。因此,國家雖然想盡辦法從出廠和批發環節控制價格,但是到零售環節,價格仍然很高,農民用的依然是高價肥,前面所做的一切都沒有了意義。
還是早點放開的好
面對目前價格管理出現的種種問題,化肥企業紛紛表示,他們寧可不要優惠政策也希望化肥市場能夠早點放開。
云天化國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任亞杰認為,經過這幾年的跨越式發展,目前我國除鉀肥外,以尿素為代表的氮肥和以磷酸二銨為代表的磷肥產能都處于過剩狀態。而從市場環境來看,化肥領域完全的市場競爭已經形成。在這種情況下,除了對鉀肥可以考慮進行限價控制外,對于其他產品限價是沒有意義的,因此完全可以考慮取消化肥企業的各項優惠政策,同時放開化肥價格,實行市場調節。把用于化肥企業優惠政策的錢轉成對農民直補,讓農民真正得到實惠。
江蘇華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漢卿也表示,國家利用關稅和淡儲政策是進行總量控制、實行宏觀調控的最佳手段。而且這幾年國家實施的淡儲和關稅政策,起到了調劑余缺、保持市場供求總量平衡的作用,避免了價格的大起大落。'只要把總量控制好了,即使市場放開了,價格也不會漲得離譜。因為供求關系是決定價格的重要因素。'張漢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