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按指標分配氨水,到復合肥大行其道,再到有機肥悄然興起,肥業發展暗合了現代農業的成長軌跡
編者按 上世紀70年代至今,廣東農民使用肥料由農家肥到氮肥、磷肥,然后才發展到目前大量使用復合肥料的局面。
從某個角度看,農民用肥的演變,折射了本土化肥工業30多年來的發展脈絡:生產技術從落后到先進,從以低濃度為主導產品發展到低中高濃度并存,從單質肥料過渡到單質肥料和復合肥料并重的多元化格局。
按時間先后看,先是通過技術試驗肯定了氮肥、磷肥的肥效,使上世紀80年代初期氮磷肥工業得以發展壯大,然而進口化肥,尤其是尿素的沖擊,本土的小化肥產品遭受嚴重打擊,大好的形勢發生急劇變化,氮肥、磷肥本土工業一度消沉萎靡,甚至走向消亡。
隨后,復合(混)肥料的田間試驗與大面積應用示范的成功,使肥料結構由使用單質化肥逐步轉入氮磷鉀復合(混)肥料。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復合肥企業異軍突起,廣東肥業方迎來新一輪發展熱潮。然而近兩年來,由于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企業生產成本飆升,以及相關限價政策的影響,省內一大批復肥企業又陷入困境,被迫停產。
□本報記者黃學佳
施肥就像撒味精 “單干”后,氮肥最早進入農家
在茂名金塘鎮,成片的農田,一望無際,玉米、瓜菜等經濟作物四季不斷。該鎮塘橋村村民勞正忠告訴記者,近幾年農民搞種養的積極性,讓他回想起30年前剛剛“單干”的那段經歷,渾身有使不完的勁。
勞正忠一家有5口人。1981年他們村開始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時,每人分到一畝半土地,多半用來種植水稻,解決溫飽問題是那個年代的第一需要。7畝多水田主要依靠豬牛雞糞等農家肥生長,除了禾秧拔高的時候,會到鎮上買點“氨水”,勞正忠說,“氨水”其實就是氮肥,“單干”前由集體按指標分配。“單干”幾年以后,市場上開始有些氮肥出售了。“那時候用肥,就跟做菜撒點味精一樣”。
在國產肥中,氮肥是最早被肯定肥效并進入農家的。勞正忠所說的情況,正是廣東省本土氮肥工業起步的階段。上世紀70年代,各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氮肥建設和發展的措施,使氮肥工業得到蓬勃發展,至1978年止,廣東省布點建設的小氮肥廠達102家,實際建成投產的有94家;1978年初,廣州氮肥廠第二套11萬噸/年尿素裝置轉入正常運行。1978年12月,廣州石油化工總廠引進法國28萬噸/年合成氨,配套52萬噸/年尿素裝置正式投產。自此,廣東省氮肥工業轉入大、中、小并存的生產體系。
隨著改革的深入,農業發展加快,用肥量的增加,國產化肥一時仍未能滿足農業生產需要,進口化肥,尤其是尿素,使國產化肥受到嚴重沖擊,小化肥產品嚴重滯銷,大好形勢急轉直下,企業頻頻虧損。1987年虧損額突破千萬元大關。1990年虧損2767萬元。在虧損的重壓下,企業紛紛關停,到“七·五”末期全省只剩下30家小氮肥廠,“七·五”期間共關停23家。
1991年后,小氮肥更是在原材料漲價、能源緊張、資金緊缺、進口肥沖擊、產品滯銷的夾擊下,苦苦掙扎求生存。工廠停停開開,虧損不斷增加,已成為地方政府的經濟包袱。1992年12月,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出粵府辦(1992)86號文“關于解決國有工交企業經濟包袱問題的通知”,調整小化肥企業結構,保留并發展一部分基礎和經營狀況較好的企業(其中氮肥保留12家,磷肥保留17家);對處于停產邊緣或已停產、轉產的企業,采取鼓勵措施促使其加快轉產。“八·五”期間,共關停了20家小氮肥廠,小氮肥行業只剩下10家企業,總生產能力仍維持在18萬噸(氨)/年。
到2008年,僅存3家小氮肥生產企業,合成氨總生產能力9萬噸/年,碳酸氫銨總生產能力為24萬噸/年。由于原料煤供應緊張和生產化肥產品虧損等原因,近年來生產能力沒有得到發揮,年碳酸氫銨產量在12萬噸左右。本省生產氮肥全部在省內銷售并直接使用。30年來,作為計劃經濟時期建設和發展的廣東氮肥工業,為滿足廣東農業用肥,發展農業生產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但由于氮肥工業對能源的高度依賴性和廣東嚴重缺乏能源的客觀原因,絕大部分的氮肥生產能力已經淘汰,高濃度氮肥生產也已經淘汰。剩余的氮肥企業正在進一步向綜合性化工企業方向尋求生產存和發展。
磷粉配大糞一度成主流 進入新世紀,磷肥廠多輪洗牌后趨向優化
“使用氮肥沒多久,逐漸市面上多了一些‘磷粉’出售。”勞正忠告訴記者,在大量使用復合肥之前,主要依靠氮肥和“磷粉”施肥,效果十分不錯。相比于復合肥,單質化肥的價格有優勢。2003年以前,勞正忠陸續將種植面積擴大,向周邊的村落承包幾十畝上百畝的荒地,開發種植玉米等經濟作物,期間,他在耕地邊上開挖了糞池,施肥方式基本上是將單質化肥如尿素、磷粉等與農家肥摻和使用。“玉米價格上不去,不節省成本,根本沒法種下去”。
勞正忠的做法,在當地很盛行。他所提到的“磷粉”,正是單質肥料的一種,即市面上賣的“過磷酸鈣”。據省土壤肥料總站副站長曾思堅介紹,1978年初,全省建成投產的磷肥企業共41家,產品全部是過磷酸鈣,生產能力達21.01萬噸。
1981年至1984年,為促進磷肥生產,改善農業施肥氮磷比例失調的狀況,省經委、省財廳以無息貸款為主,適當給予補助的原則,安排磷肥企業進行技術改造,進一步得到鞏固和發展。1984年,國家對磷肥企業實施生產許可證制度。由于本省磷肥企業素質較好,先后兩批全部通過,獲得化工部頒發的過磷酸鈣產品生產許可證。
1990年,磷肥生產企業為32家,生產能力23.4萬噸;產量達23.6萬噸,行業無論在產量、質量、各項技經指標均列全國十名之內。
進入“八·五”期間,按照化工部提出“調整結構、擇優改造、強化管理、優質服務”的方針。各地方企業根據自身資源和裝置的狀況,適當進行調整。1991年至1995年共關停、轉產7家小磷肥廠。
“九·五”期間,全行業仍繼續面對原材料漲價、產品滯銷、售價低迷、成本倒掛的困境,處境越來越差。至2000年底,生產廠維持25家。全省磷肥生產能力26.57萬噸,約占全國磷肥產量3%。進入21世紀,雖然廣東取消了化肥生產優惠電價,但依靠我省擁有豐富硫鐵礦資源而配套硫酸生產的有利條件,磷肥工業得到了鞏固和提高。截止至2008年8月,我省獲磷肥生產許可證企業21家,主要磷肥產品是過磷酸鈣,實物過磷酸鈣生產能力達180萬噸。近年來全省過磷酸鈣年產量在120萬噸左右,基本上供應本省農業生產。
30年來,廣東磷肥工業走過了一條“優化、提高”的道路,雖然企業數大量減少,但企業規模得到提高。由于過磷酸鈣產品同時含有硫和鈣中量元素的優越性,長期以來是我省農業施肥的一個重要品種。面對現代農業對化肥的需求,我省磷肥工業將在發展配套硫酸生產的同時,向提高磷肥產業集中度并適當發展高濃度磷復肥方向發展。
測土配方缺啥補啥 上游原材料價格高漲,“讓農民買得起化肥” 成復肥時代民生話題
在塘橋村,與年過花甲的勞正忠一樣,多數老一代的農民開始將責任交予子孫。勞正忠笑稱,現在正跟兒子勞成燕“打工”,管理家庭農場里的工人及部分豬場和魚塘。
4年前,勞成燕接過父親肩上的擔子,將承包面積擴大了一倍多,目前除了經營300多畝耕地外,還發展批量養豬、養魚。
新一代的農民,讓人回憶起電視畫面里國外農場主的生活方式,他們開著皮卡,馳騁廣袤田園,他們了解城市的變化,但更愿意在農村發展。他們一年的收入,算下來也不比城里的機關職工、企業家少多少。
勞成燕說,一年下來,光買復合肥的錢近3萬元,“當然,這已經是最節省的做法,”他們依舊保持了過去摻和施肥的習慣,摻和的內容,仍以農家肥為主,“畢竟商品有機肥的價格太高了,”他們家大量使用復合肥,是在2003年以后。此后,為發展生態農業,迎合市場需要,許多農戶悄然用起有機肥,種植有機農作物。
那幾年,也正是廣東本土復合肥企業興旺起來的時候。但追溯起來,省內最早研究和生產復混肥的,是韶關市化工研究所。1983年,在許多農民還不知道什么是復混肥料的時候,韶關化工作研究院改進生產飼料的機器,用擠壓的方法生產條狀復混肥料。但是由于體制、機制及產品本身原因,韶關市化工研究所于上世紀90年代初退出了市場。
隨著科學施肥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民對復混肥料(復合肥料)的認識不斷加深,在上個世紀末,我省的復肥企業取得長足進步,企業數量增至300家。近幾年來,通過市場的優勝劣汰,生產集中度不斷增加,企業不斷做大做強,至2007年底,復混肥料企業獲生產許可證的148家,比2005年換證前減少60多家,年生產能力400萬噸左右,2007年實際年產量為200萬噸左右。
全國第一家以生產復混(合)肥為主業上市的公司——深圳市芭田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廣東復肥企業發展的縮影,它由一家特區小廠發展成為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以生產復合肥、控釋肥、綠色生態肥為主業,開發利用工農業廢棄物變廢為肥的環保型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創新型星火龍頭企業。
2003年,芭田公司在廣東引入了高塔造粒技術,其高塔復肥產品投放市場后,以其光滑、均勻的外觀和易溶解、見效快的特點贏得農民的喜愛。隨后拉多美、東莞大眾等化肥企業在廣東建高塔并成功投產融入市場,高塔肥在市場上的占有量不斷刷新紀錄。自此,廣東復肥工業從上世紀80年代的擠壓造粒、90年代的圓盤造粒、進入當前的轉鼓造粒和高塔造粒并存的時代。
在復合肥時代,科學施肥的倡導,農民施肥逐漸由粗放向精準發展。特別是2005年以來,全省大力推廣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面積4746.6萬畝,累計新增經濟效益25.22億元,2008年全省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縣達到68個,占全省主要農業縣的三分之二,農作物播種面積占全省的八成以上。通過測土、配方和施肥指導,推廣科學施肥,調整了肥料養分比例,優化了施肥結構,偏施氮肥的問題得到有效緩解,鉀肥用量明顯增加,肥料施用比例趨于合理,肥料施用結構明顯改善。
然而,市場與整體施肥結構是兩碼事。近兩年來,在上游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以及運輸成本大幅上升等背景下,化肥價格一路竄高,長時間緊緊鉗捏著農民和商家的神經;另外,農產品的價格卻停滯不漲,農民為了節省成本,逐漸少施復合肥,甚至不買復合肥,轉施農家肥。這定格了今年廣東肥料市場旺季不旺的殘酷局面,據有關部門統計,上半年廣東復合肥銷量下降超過兩成,省內部分經銷商叫苦連天,一些小廠紛紛倒閉,關門大吉。
此外,為了平抑化肥價格,保護農民利益,國家發改委今年4月發出了《關于加強氯化鉀及復混肥料價格監管的通知》,嚴格控制化肥出廠價格。如此以來,復肥企業的日子便越來越難過了,整個行業的效益也開始下降,有業內人士估計,銷量下降導致復肥產量至少下降3成,有1/3的復肥企業面臨倒閉窘局。
當前,讓農民“買得起”化肥,是對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的保護,也是保障復肥企業的生存基礎。解決這樣沉重的問題,已不是一個行業能承受和化解得了的,需要國家宏觀調控,統籌發展生產資料與農產品的關系,全面與國際接軌,營造一個和諧的產業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