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多數農藥生產企業采用簡單的“預處理+生化處理”方式治理農藥廢水。由于工藝技術落后,農藥生產過程會產生大量副產物、中間體,并有不少未反應物。這些物質難以有效分質、分級綜合回收利用,因而末端治理實施難度大且效果不理想。開發農藥廢水低排放技術并進行推廣應用,將改變單純的末端治理方式,通過工藝創新,從生產源頭減少廢水的產生和排放,從而減輕后續處理的壓力,治理效果無疑更為顯著。
如今,農藥企業已經意識到投資環保不光花錢,也能見效益,能提升企業形象,降本減耗。在國家監管力度日益加大的趨勢下,污染治理水平將是企業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所在。農藥廢水低排放技術開發項目幫助企業從源頭上想辦法解決環保問題,既可促進節能減排國策的落實,也可滿足企業生存發展之需,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將值得期待。
國家曾出臺一系列政策,下大力氣治理整頓農藥行業。特別是環境保護部和國家質監總局發布的《雜環類農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7月起實施,意味著對農藥生產企業抬高了生產資質準入門檻,高污染和落后的農藥生產工藝將被限制和淘汰。但由于找不到具體措施來提高生產和管理水平并落實這些政策標準,一度令企業彷徨。因此,實施農藥廢水低排放技術開發項目,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