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棉鈴蟲是危害棉花的主害代。近期,據全省各產棉縣植保站調查,二代棉鈴蟲已進入落卵和初孵幼蟲盛期,且來勢猛、蛾卵量大,為近十年來最大的一年,在豫北地區出現了大發生勢頭,若不采取有效措施迅速開展防治,將勢必造成大秋作物的嚴重損失。
據各棉鈴蟲系統監測點調查,今年我省麥田一代棉鈴蟲平均畝殘蟲量為28頭,是2007年同期的近2倍,位居近十年來首位,其中,豫北、豫西地區殘蟲量明顯高于其他地區。一代成蟲5月22日始見(鎮平),6月7日即先后進入發蛾盛期,比常年偏早3-5天。截止6月17日全省平均單燈累計誘蛾596.5頭,是去年全代誘蛾量的2.5倍。二代百株累計落卵量平均為359.4粒,是2001年以來最大值。豫北棉區明顯重于豫南棉區。其中,豫北棉區5月28日始見一代成蟲,截止6月17日平均單燈累計誘蛾高達1284頭,二代百株累計落卵量達860粒,均為2001年來最重的一年。另據大田調查平均百株卵量也已高達708.5粒,最高單株達40粒(新鄉),若不迅速開展防治,勢必造成秋作物嚴重損失;其他地區截止6月17日一代成蟲平均單燈累計誘蛾138.2頭,二代百株累計落卵量31.4粒,也明顯高于去年和近年同期。大田平均百株卵量12.2粒。近期我省天氣對棉鈴蟲生長發育非常有利,隨著棉鈴蟲卵的不斷孵化和幼蟲陸續進入大齡期,預計二代棉鈴蟲為害將進一步加重。
當前棉鈴蟲正處于卵和幼蟲初孵盛期,也是棉鈴蟲防治的最佳時期,因此,各地一定要在準確掌握好蟲情動態的基礎上積極組織,充分利用各種媒體搞好技術宣傳,對非抗蟲棉田和部分種子混雜較嚴重的抗蟲棉田,以及花生、大豆、多種蔬菜田等迅速開展防治。同時應注意在抗蟲棉田不要使用BT制劑,而在其它作物田則應大力推廣BT、棉鈴蟲NPV等生物制劑作為防治用藥,以確保防治工作的高效、安全、環保,為今年我省棉花及秋季作物的豐收奠定基礎。
來源:河南植保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