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代粘蟲在江淮麥區見蟲面積小、殘蟲量低,黃淮、華北及東北大部見蛾晚、蛾量低,但豫北、魯南、冀中等局部區域蛾峰明顯,且六月份北方大部過程性降水天氣多,寄主作物長勢好,對粘蟲遷入和發生為害有利。預計今年二代粘蟲發生面積約 3000 萬畝,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地區大部為輕發生,其中內蒙古中東部、吉林中部、河北中北部、 山西中 部 、山東南部和河南北部等 雨水豐沛且作物長勢旺盛的局部區域可能發生高密度種群,對農作物造成集中為害。
一、江淮麥區一代粘蟲見蟲面積小、殘蟲量偏低
一代粘蟲在鄂、皖、蘇、浙、滬、豫、魯等大部麥區輕發生, 見蟲面積為 1035 萬畝,為 2002 年以來最低值;麥田蟲口密度除江蘇東臺和河南南陽局部嚴重田每平方米分別為 29.1 頭和 15.4 頭(達防治指標),大部麥田均 0.1-4.1 頭,兼(防)治面積 750 萬畝。各類型田每平方米殘蟲量,浙江為 4.1 頭,湖北、安徽和上海 1.3-1.8 頭,江蘇、河南和山東均不到 1 頭,普遍比歷年平均值偏低。 江淮麥區一代粘蟲發生面積及殘蟲量見下表。
省份 |
有蟲面積 (萬畝) |
各類型田 平均殘蟲量 ( 頭 /m 2 ) |
平均殘蟲量比歷年 平均值增減比率 ( ± %) |
上海 |
80 |
1.3 |
-25.0 |
浙江 |
45 |
4.1 |
-68.0 |
湖北 |
150 |
1.8 |
-42.3 |
安徽 |
150 |
1.4 |
-28.5 |
江蘇 |
350 |
0.9 |
-37.2 |
河南 |
180 |
0.5 |
-38.8 |
山東 |
80 |
0.2 |
-0.3 |
二、大部地區一代成蟲發生盛期晚、蛾量低,但豫北、魯南、冀南等局部蛾峰明顯
一代粘蟲成蟲發生盛期在河南、山東、山西、河北、天津、內蒙古、吉林、遼寧、黑龍江等偏晚、蛾量較小。據山東 25 個測報站調查,蛾峰日多出現在 5 月 22 日至 6 月 2 日,峰日單只黑光燈誘蛾量平均為 32 頭,上前 7 年平均值和上年分別減少 15% 和 73% ;河南蛾峰日多在 5 月 30 日 到 6 月 10 日 ,比上年晚一周,蟲量明顯比上年減少; 山西蛾峰日出現在 6 月 5 日至 6 月 10 日,比常年晚 6 天,峰日單燈蛾量平均為 33 頭,比上年減少 58% 。河南孟州、山東定陶和汶上、河北武邑峰日單燈蛾量分別達 388 頭、 326 頭、 157 頭和 145 頭,吉林梨樹、蛟河峰日單臺誘蛾器蛾量為 70 頭。遼寧、天津、黑龍江等僅零星見蛾。吉林蛟河和黑龍江雙城田間見卵,二地單日 10 草把誘卵分別為 1200 粒和 1062 粒。
三、大部地區寄生作物和氣候條件對粘蟲發生有利
今年東北、華北等地春玉米種植面積大,且長勢良好,寄主條件對二代粘蟲發生為害有利。 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 6 月中旬, 華北、黃淮、西北地區東部等地多陣性降雨,與常年同期相比,華北西部和南部、西北地區東部偏多 2 ~ 6 成,對以上地區粘蟲的遷入和發育有利。但東北地區大部旬雨量和月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其中黑龍江大部、吉林東部月雨量偏少 2 成以上 , 對粘蟲發生有一定抑制作用。
鑒于粘蟲具有遠距離遷飛和暴發集中為害特點,各地應密切注意周邊地區粘蟲發生動向,認真做好當地系統監測和田間調查,結合當地氣候特點,及時發布短期預報,指導農民有效防治。
來源: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