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水稻用藥市場逐漸走旺,作為甲胺磷等高毒農藥的主要替代產品之一,毒死蜱逐漸被廣大原藥企業、農技推廣部門和農民朋友所認可。近年來,隨著毒死蜱生產工藝中技術難度最大的中間體——三氯吡啶醇鈉技術的突破,國內原藥合成技術突飛猛進,大多數生產廠家原藥含量已大于97%,制造成本大幅降低,主要依靠從印度、美國等國進口原藥的局面將徹底打破。同時,出口銷量的激增和國內制劑銷售量的快速增長,也為毒死蜱的生產添加了催化劑。國內毒死蜱產能存在一定的過剩隱患。
大田應用加速產能擴張
毒死蜱是美國陶氏益農公司開發的一種廣譜性殺蟲劑,在中國登記的商品名是樂斯本,是防治糧食、果樹、蔬菜和其他經濟作物蟲害的理想殺蟲劑。
進口毒死蜱制劑(48%樂斯本乳油)由于使用成本較高,在國內最早主要應用于果樹、棉花、蔬菜等經濟作物。由于在農產品上無農藥殘留,對食用者非常安全,通常作為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的首選農藥品種。近幾年來,由于華東(蘇、浙、閩)、華南(粵)、華中(贛、鄂、湘)等地區水稻稻飛虱、縱卷葉螟、稻癭蚊等害蟲大面積暴發,各地植保農技部門推薦國產40%以及48%毒死蜱乳油應用于水稻蟲害的防治,效果較理想,持效期長,使用成本大幅降低,市場認同感高,預計毒死蜱制劑市場發展前景光明。
隨著毒死蜱制劑大田應用技術的進步,增加防效、降低成本的各類復配制劑發展速度很快。為了提高速效性,辛硫磷+毒死蜱、三氯氟氰+毒死蜱等配方廣為流行;為了延長持效期,阿維菌素+毒死蜱、氟啶脲+毒死蜱;為了降低成本,殺蟲雙(或殺蟲單)+毒死蜱、氯氰菊酯+毒死蜱、馬拉硫磷+毒死蜱等等也被大多數廠家認可。這直接刺激了毒死蜱產能的飛速擴張。
蜂涌開發易致惡性競爭
幾年以前,由于無專利問題,毒死蜱的產業化被列為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進入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初,隨著國內主要有機磷企業的全面介入,技術進步加快,特別是中間體三氯吡啶醇鈉工藝獲得突破,毒死蜱生產成本大幅降低,已經基本具備和國外(主要是印度、美國)進口毒死蜱原藥競爭的條件。國內規模化生產毒死蜱的企業有:江蘇寶靈農藥、山東華陽股份、湖北沙隆達股份、江蘇紅太陽股份、山西三維豐海化工、浙江永農化工、新農化工、安徽豐樂農化、江蘇豐山集團等一大批企業。大部分企業原藥含量已突破97%,有固體粉狀,也有苯油,工廠成本低于3.60萬元/噸。
2007年毒死蜱原藥市場價格基本維持在4.25萬元/噸左右,利潤情況可觀。但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價格下降的空間依然存在。近兩年國內企業蜂擁而上開發毒死蜱,不顧自身技術、資源等條件的優劣,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現在已經出現出口不暢、內銷過剩的局面。業內人士普遍擔心毒死蜱是否會重蹈三氯氟氰菊酯原藥產銷的覆轍,是否會產銷倒掛,是否產能過剩,現在看來這種擔心是存在的。
競爭產品擠占市場空間
2007年高毒農藥全面退市,這給毒死蜱等高效農藥帶來前所未有的市場機遇。同時,其他的替代產品蜂涌而來,不斷分割著甲胺磷等退市后的市場份額。對毒死蜱市場形成一定的威脅。
氟蟲腈。該藥殺蟲譜、適用范圍以及用藥注意事項等都和毒死蜱相似,但用藥后持效期長,用量少,劑型先進,符合環保要求。優點:氟重腈用于防止水稻螟蟲、稻飛虱、縱卷葉冥等,藥期長達約15-30天,而毒死蜱只有7-10天。缺點是:畝使用成本較高。但隨著專利即將到期,國內技術進步的快速發展,甚至已經有企業合成出原藥,預計2008年以后將成為毒死蜱的主要競爭對手。
氯甲胺磷。其毒性是甲胺磷的十分之一,藥效是甲胺磷的一倍。氯甲胺磷可廣泛用于棉花、蔬菜、水稻、果樹等作物,對棉鈴蟲、甜菜夜蛾、柑橘紅蜘蛛、稻縱卷葉螟等主要害蟲的毒力與乙酰甲胺磷相近,但因其生產成本低,無三廢等環保壓力,預計該產品工業化生產后,將會給農藥市場帶來震動,也是毒死蜱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丙溴磷。高效、低毒、廣譜性有機磷殺蟲殺螨劑,廣泛用于果樹、棉花、蔬菜等作物,防治棉鈴蟲、棉紅蜘蛛、介殼蟲、甜菜夜蛾等,其殺蟲機理和毒死蜱相似,是國內較早生產的有機磷品種之一,但由于市場推廣力度等原因,產銷量一直不大。近年來,隨著工藝技術進步,市場推廣力度加大,銷售量呈上升趨勢。預計,今后也將很有可能成為高毒品種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