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形勢不容樂觀。”坐在全市糧食工作會議的旁聽席上,來自市農經部門的小劉在“2008年全市糧食生產總體目標”幾個字下面,重重的畫了一條橫線。
省里今年下達給我市的任務——糧食種植面積278.6萬畝、總產量125.2萬噸,這兩個數字分別比去年增加了16.1萬畝和7.2萬噸。對于這一增量,小劉說:“現在鼓勵農民種糧,不是件容易的事!
小劉記得,在2004年的時候,中央到地方為了鼓勵農民種糧,先后出臺了糧油直補和良種補貼政策,同時取消了農業稅等,這些密集的支農惠農政策,著實刺激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當年我市糧食種植面積就增加了5萬多畝。這在連續幾年糧食種植面積嚴重“縮水”的趨勢下,可謂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正是由于政策的推動作用,加上市、縣各級農經部門的努力,從2004年開始,我市連續4年實現糧食播種面積恢復性增長。為此,我市在2007年被農業部授予“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榮譽稱號,在全省僅有我市獲此殊榮。
可今年的形勢從一開始就不太樂觀。據有關國際組織統計,全球的糧食儲備量已經跌到了36年來的最低點,“米荒”正在危及全球糧食市場。在國內,這種情況雖未出現,但從3月下旬以來,國務院、農業部和省政府相繼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和部署糧食生產問題。糧食問題,再次成為大家關心和關注的焦點。
為了鼓勵農民種糧,省里今年再次加大對農業的各項補貼。小劉說,比如今年改以前的糧油直補為稻麥補貼,新增了大小麥種植補貼,而且補貼數額由以前的每畝10元漲到現在的每畝20元。另外,還提高了最低收購價格。對于良種的補貼也提高到每畝10元……
小劉并不懷疑這些鼓勵政策對農民種糧積極性的刺激作用,但讓他不安的是,這些政策的推動作用已經大不如前。小劉所在的單位——嘉興種植技術推廣總站在3月底作了一個《嘉興市春耕生產調研報告》,其中提到,今年全市春糧面積57.42萬畝,比去年減少了1.03萬畝,同比減少1.76%。而其中,今年第一次獲得直補的大小麥種植面積“增加的沒有減少的多”——大麥減少2.18萬畝、小麥增加1.30萬畝。雖然有關人士認為,一兩萬畝的種植面積浮動屬于正常范圍,但政策激勵作用不大的現象,還是令人擔心。
“農資現在漲價了啊,政策激勵作用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被抵消!薄墩{研報告》著重分析了近3年來“農資價格變化情況”和“農產品價格變動情況”。作為成本的農資價格3年來像脫韁的“野馬”,化肥、種子、農膜和農業用工費用等都大幅度上漲,最高的同比增長了70%。而作為收益的農產品價格,雖也有上漲但遠不能跟上成本上升速度。以我市農民主要種植的晚稻為例,畝均成本增加了近100元,畝均收益已連續3年呈下降趨勢。
對于這種情況,《調研報告》總結了幾條應對策略,比如,希望通過規模種糧和科學種糧來降低成本。而小劉則概括地說:“只有種糧越來越掙錢,才能讓農民自覺地去種,這比任何激勵政策都要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