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各省化肥價格數據顯示,化肥廠家報價最高的廣西省,市場批發價一直處于高位運行狀態,價格均高于其他省份。化肥市場的終端消費者——農民將這一矛頭直指經銷商。
作為經銷商,應對此輪價格上漲,他們又是怎樣處理貨源(化肥廠)和消費者(農戶)的關系,采取什么方式保障自己的利益呢?
記者就此走訪了廣西省來賓市某縣城最接近農民的終端經銷商。王海(化名)就是其中一名。
“水漲船高”為哪般?
記者從王海的小黑板上,看到了這樣一組化肥零售報價(3月26日):尿素110元/袋(50公斤,以下同)、磷肥50元/袋。根據數據顯示,較之去年同期的98元/袋、36元/袋分別上漲了12.24%、38.89%。
王海從事化肥經銷20多年,面對今年的化肥飛漲,他向記者解釋,“能不漲嗎?現在煤、電,以及化肥生產原料都漲了。”
據記者了解,廣西境內磷肥生產所需的原料磷礦石大多來自貴州,而貴州今年的雪災使部分企業產能減少或是停產,還有化肥運輸方面也受到影響。再加上廣西的邊貿地理位置和國際化肥的漲價等原因,都加劇了廣西省內的化肥價格上漲。
經銷商真成了“替罪羊”?
“化肥漲價了?你們怎么辦?”
“怎么辦?上級批發價漲,我們也只能往上加價”,王海說,“昨天(3月27日)去拿貨時柳江那邊發來消息說尿素的報價已經漲到2140元/噸了。”
王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般的,像他們這些面向農戶的終端經銷商,從上級批發商拿貨之后,算上運費和裝卸費40元/噸,每噸化肥加利20到30元向農戶售出。比如尿素報價2140/噸,一般加價60元到70元賣出,即2200/噸,110元/袋,“每袋就掙個一兩塊吧”,王海攤攤手向記者表示。
據記者調查,經銷商們一般都會在每年的11月份購入化肥生產廠家的冬儲化肥,留待來年賣個好價錢,通常情況下,冬儲的化肥出廠價格(國家有專項撥款給化肥生產企業)比較便宜,而且來年的春耕時節是旺季,化肥價格都會漲。
那么,按照王海告訴記者他去年11月份購進尿素的價錢93元/袋,現在市場價110元/袋,是否其收益就不只是一兩塊了呢?其中17元/袋的差價又去了哪兒呢?
對此問題,王海作了如此的解釋:
“雖然冬儲化肥價格便宜,但開春時價格也不可能定到110元/袋這么高,這么貴誰買啊?你這兒太貴了農民自去別的地方買,而且那會兒量出的大,我們一般也薄利多銷,賣的價錢多在102元/袋,好的話就多掙那么一兩塊錢,110元/袋也是上邊價格漲了才躥上去的”,這樣差價變成了8元,除去每袋2元的運費,王海還告訴記者另一筆費用,就是利息。通常年前11月份,經銷商資金緊張,需要向銀行貸款,均攤到每個月,每袋尿素大致需要花費成本1-1.5元,那么現在是存儲了4個月,最后利潤為2元/袋。
要是去年冬儲的化肥多一些,是否現在會賣得更好?
王海對此表示并不樂觀,“冬儲化肥我們不敢拿的太多,怕有風險,你看去年那價錢,也是蠻高的了。再有國家去年放貸特別嚴格,我們經常貸不到錢,而且利息還在漲。”
“要是真能賣這么好,我就不用愁了”,王海說。
批發商的角色
記者走訪相關單位,以下數據顯示尿素從出廠到消費者手中的價格變動:
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4個月內廠家報價漲幅為7.82%,而到了農戶手中時價格漲幅為11.85%。
再看一組數據:
2007年11月:一級、二級批發商進銷差率分別為6.67%、1.08%,批零差率為4.3%。
2008年3月:一級、二級批發商進銷差率分別為11.82%、0.96%,批零差率為3.33%。以上計算均不考慮運雜費(由銷價/進價得出)。
而2008年2月2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加強化肥價格監管的通知》中對尿素、磷酸二銨、復合肥的進銷差率和批零差率作了如下規定:批發價=實際出廠價×(1+進銷差率4%)+直接運雜費;零售價=實際批發價×(1+批零差率3%)+直接運雜費。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一月份的進銷差率和批零差率考慮運雜費后基本符合國家規定,而3月份批發商的進銷率似乎過高。另外,二級批發商的進銷率為何只在1%左右?
記者從縣內其他終端經銷商口中得知,他們的上一級批發商劉某(我們暫假設其為二級批發商)一般是每噸加價15-20元左右(扣除成本后)賣給他們。
“我們基本從廠家拿不到貨,因為量太小了,能做批發的資金都比較雄厚”,終端經銷商張某說,批發商劉某是直接從廠家通過電話調貨發至經銷商處,本身沒有倉庫存貨,也不用花費運輸的成本。假若事實的確如此,那么劉某1%的進銷差率就較為可信。
王海還告訴記者,劉某是從化肥廠的經營部拿貨。但是這個經營部是屬于企業的經營部還是企業外的一級批發商不得而知,但從最近其他市物價部門檢查情況來看,發現某些化肥廠家為規避國家政策的最高限價和進銷差率以及批零差率的有關規定,廠家私設批發、零售點的現象層出不窮,批發“倒手”次數多,加重了化肥價格的漲勢。
重看劉某這一環節,似乎就不是實際意義上的批發商了。
那么就存在兩個問題:
如果該經營部是一級批發商,那么其進銷差率從6.67%到11.82%是否歸于其成本漲幅過大?還是目前形勢的確嚴峻,國家該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進銷差率?
如果該經營部是化肥廠的子部門,那么是否存在違規操作還是另有隱情?
截至目前,記者尚無相關資料證實,這些問題成為疑問。
低含量復混肥成了“香餑餑”
在這一輪化肥的漲價中,農民是如何反映的呢?
該地一位長期從事化肥經銷的人士告訴記者,如今高含量復合肥(氮磷鉀三種元素含量達到45%)的報價為150元/袋以上,而低含量(25%)復混肥雖然也漲價,但目前80元/袋的售價相對來說還是讓農民趨之若鶩。農民對漲價多有怨言,但也只能承受,“銷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王海解釋,可能是由于當地土地不多,化肥需求量和其他地市相比有一定差距。
記者從該縣農業局了解到,該縣目前沒有針對化肥方面的補貼,只有農機和種子方面的補貼。希望近日中央再次增加農資直補的政策可以盡快落實到地方,惠及于民。
針對化肥漲價,一些經銷商提出了建議:就是外地化肥通常比本地化肥便宜,但是往往在每袋價格便宜四五元時農民才愿意購買,對于一兩元的優惠價,農民還是傾向于買本地化肥,“畢竟用的久了,比較放心,外地的怕用了‘水土不服’,所以,我們這庫存的外地化肥也就只占總量的10%”,王海說?“不過,有些外地品牌的化肥還是蠻好的。”看來,這些還需要當地農業部門做一些農業科普知識的推廣以降低農民種植糧食的成本。
低含量復混肥不僅讓農民趨之若鶩,也是經銷商們手中的“香餑餑”,他們通過低含量復混肥和尿素的高低價“搭配”銷售來沖抵階段性尿素較低的利潤。因為在當地,尿素的牌子比較統一,價格也相對透明,互相牽制的經銷商之間不可能胡亂漲價,而復合肥的牌子就紛雜得多,價格的浮動也就自然看經銷商們各顯神通了,利潤大概在3元/袋,而現在尿素已降到一元以下。
這已經成了經銷商們在應對化肥價格漲勢迅猛中找尋的一絲夾縫生存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