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政協委員駐地賓館,來自革命圣地陜西延安的政協委員王西林向記者展示了給政協會議帶來的四份提案,其中一份提案的題目是《關于改革我國資源稅政策的建議》。關于這個話題,王西林語調激動地說,中國的許多資源都到了必須大力保護的時候。
中國要建資源節約型社會
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目標,在王西林的提案中,顯示出一種對于我國資源狀況的熱切關注。
王西林說,近年來,隨著國家能源戰略目標的確定,能源產業迅速發展,國家也出臺了相關資源稅政策,但是,由于我國資源稅稅目較少、稅額偏低、計稅方式單一、稅權高度集中等原因,造成各地對資源的掠奪式開采和浪費,使得資源開采地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對當地人民生活帶來很多影響,這也不符合科學發展觀。
王西林在提案中建議對資源稅政策進一步改革:擴大資源稅征收范圍,改革資源稅計稅依據,適當調高資源稅稅額,適當下放資源稅的管理權限。
王西林向記者介紹了陜西這些年資源過度開發的實際,他認為陜西的現實其實就是全國狀況的一個縮影,對于我國的油氣礦等資源的保護性開發已經到了關鍵時刻。任何地方的發展應該有多種思路,不能把所有的發展期望寄托在資源上。
同時,王西林也在關注磷礦產業,他表示,這些年中國的磷礦產業開采速度過快,雖然化肥等產業對于磷礦有很大需求,但是從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層面,磷礦開采還需要適度。一些地區已經出臺了相關限制磷礦開采的政策,但是從長遠考慮,必須出臺一個長期的政策來調控。王西林呼吁,我國應當開征磷礦資源稅。他說,這是一個影響未來、惠及未來的政策。
磷礦資源稅事關長遠發展
目前,新的資源稅改革方案已上報國務院,征收方式擬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原油、天然氣、煤炭等資源在政策涉及之列。然而,王西林呼吁的開征磷礦資源稅,也同其他資源稅一樣,關系到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
盡管我國磷礦產量已躍居世界第一位,基本上能滿足國內需求,但近兩年來由于高濃度磷復肥產量的增加,含量在30%以上的磷礦日趨緊張。按照國家發改委對磷肥工業的發展要求,“十一五”末我國磷肥產量將達到1500萬噸,預計磷礦的總需求要達到6500萬噸。按這樣的需求,我國高品位磷礦只能滿足到2013年。國土資源部已將磷礦列為2010年后不能滿足中國國民經濟發展要求的20個礦種之一。
據了解,呼聲頗高的資源環境稅也將浮出水面。有關專家指出,我國現行稅制在設計時基本上沒有考慮利用稅收政策節約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資源稅稅率偏低,基本上只屬于礦產資源占用稅,對資源的合理利用起不到明顯的調節作用。專家建議國家建立資源稅稅種體系,擴大資源稅征收范圍,將不可再生的資源全部列入征收范圍,將水和森林等可再生但影響環境的資源也列入征收范圍,并入資源稅征收。
任何資源都是有限的,而環境保護更是世界關注的問題,從這些方面我們可以理解,開征磷礦資源稅是中國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方向。雖然這將對化肥行業帶來影響,對農業帶來影響,但是從長遠發展、科學發展的角度,關注資源的合理開發對于中國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