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市場調研面面觀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種子生產上由指令性、計劃性生產轉變為以市場為導向,以銷定產。在這種形勢下,種子公司有必要對種子市場進行認真的調查研究。 品種調查 無論多么好的品種都有其一定的適應范圍,種子公司要想使自己所經營的種子有準確的市場,就有必要知道需種地的生態區劃;各個生態區的主推品種,以及老百姓希望得到什什樣的品種,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就要進行認真深入的調查,用調查的結果來指導種子的生產,這樣公司所生產的種子才有市場,即所說的品種對路,這樣就可以防止用種戶需要的品種不論價格多高我們都沒有,而我們有的品種即使虧本經營用種戶也不要的情況發生。同時,用調查的結果來指導育種工作。也能使育種有明確的目標,避免閉門造車,走彎路。 供求關系調查 我國近十年來玉米種子市場的幾次周期性波動,對用種戶和生產者的經濟利益都帶來嚴重影響。要想改變這種狀況,除了國家(或種子行業)要進行宏觀調控外,各種子公司自己也要主動進行市場調查,對調查結果進行認真分析研究,總結供求關系的變化趨勢,同時結合用種戶所簽訂的合同,有計劃地進行種子生產。 制種基地生產情況調查 經營者要給自己的種子定一個合理的價格。除了自己的成本指標外,還需要和整個種子市場掛鉤,為此就必須進行市場調查。由于各制種基地的自然條件、地理情況、物理基礎、管理水平等各不相同,再加上受自然災害的影響也各不相同,導致各地的單產和總產與原來預計的有出入,這一結果直接影響到各地種子的成本變動,最終影響到種子的最后價格。只有對整個種子市場有一個準確的了解,才能制定出合的價格,既要避免價格定得過高,把用種戶推給別人,造成自己種子積壓;也要防止價格定得偏低,直接影響到公司的經濟利益。 種子的預測價與實際價相符合程度調查 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無論是哪個系列品種預測價與實際價都很難相符。在供大于求、市場疲軟時,經營者為了保護自身利益、保本或虧本經營,出現了實際價低于預測價的情況;在供不應求、種子緊缺時,種子價格上漲,實際價高于預測價。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尤其在短時期的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對預測價與實際價的相符合程度進行實地調查,并貫穿于整個銷種季節,把市場的每一絲變動都及時準確地提供給決策者,以爭取主動。 對本單位各品種及各地銷售情況分析 對本單位各個品種逐年的銷售情況進行分析,對那些銷售量逐漸減少的品種進行認真研究,找出原因。及時調整品種。通過對新老客戶的增減以及各地銷售情況進行分析,找出原因,對癥下藥,爭取把失去的客戶請回來,保住老朋友,發展新伙伴。 有苗頭的新品種的發現 隨著種子市場的日趨完善,科研部門以及種子公司的科研體系甚至民營的科研組合會競相推出自己的新品種,使得新品種更新周期逐漸縮短。所以,能否最先擁有前途的新品種是整個公司興衰的關鍵。這就要求我們要善于發現有苗頭的新品種,在新品種的布點試驗中不僅要注意承試點反饋的信息,而且要親臨實地考察,做到有苗頭的新品種早發現,早開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