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十七大安徽代表團向中外媒體開放的討論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發改委主任沈衛國就巢湖污染治理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說:“巢湖污染主要由農業面源污染、工業污染、生活污水污染等造成。安徽共投入100億元對巢湖污染進行治理。目前,安徽正在引進和鼓勵中科院研制的控失化肥,降低化肥污染。”一時間,巢湖治污、控失化肥再次引起各界廣泛關注。
“控失化肥”是中國科學院、安徽省離子束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經過7年的攻關,研制出的新型肥料。通過對天然納米材料的物理和生化改性,與化肥復配,形成膠體“捕住”化肥營養元素,達到固定化肥營養元素、減少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
為了驗證控失肥效果,在省農業部門和科技部門的支持下,科技人員對此進行了兩年多的田間跟蹤試驗。結果表明,在糧食增產的同時,氮磷減排效果明顯。2007年2月安徽省土肥總站、安徽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安徽農業大學和安徽科技學院等單位土壤、肥料和植物氮營養專家對該成果進行了評估和研討。專家建議,政府部門應加強政策引導,大力推廣應用控失肥。在今年舉行的安徽省2007年度第二批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縣省級驗收會上,控失肥被特別強調列為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合肥市政府結合巢湖內源治理也把控失化肥產業化列入了重大專項。11月29日至30日,由安徽省農技推廣總站、安徽省土肥總站和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聯合舉辦的“2007年控失化肥試驗示范總結暨學術研討會”上,收到肥東、貴池、蚌埠、黃山等12個縣市提交的控失化肥實驗和示范總結報告,報告數據顯示,與等量的普通化肥對照相比,控失肥氮素減少30%-40%,揮發減少30%,增產均在10%以上。
專家指出,該控失肥主要具有以下三個特征:一是高肥效、低流失;二是價格與等養分化肥相差不大,不增加農民負擔,便于推廣;三是可提高農作物產量,對土壤不產生副作用,長期施用可減少投入。該產品的推廣應用,將有效解決我國現代農業生產中化肥利用率偏低、浪費嚴重、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等一系列問題,而且可以減少化肥施用量、降低生產成本、省工省力、增產增收,并大大減輕其對河流水體的污染,對保護環境和生態和諧具有積極作用。
為促進控失肥生產技術的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巢湖流域水污染的綜合治理,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2007年5月31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與中國化工百強,安徽省骨干企業、四方集團就控失復合肥生產技術轉讓簽訂了意向協議書,2007年12月1日該項目正式啟動,這標志著“控失化肥”正式邁出實驗室,走向了市場。現四方集團利用原生產線已開始生產控失復合肥,年底達到5萬噸,正在建設的年產60萬噸控失復合肥生產線,預計也將于2008年上半年建成投產。作為巢湖流域控失復合肥定點企業,在未來三年內,將達到每年60萬噸的規模。屆時控失復合肥使用區域將全面覆蓋巢湖流域。
隨著中科院控失復合肥技術產業化進程的推進,對巢湖流域污染治理乃至全國面源(化肥)污染的控制都將起到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