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成都玖源集團副總裁麥子遜
。ū緢笥浾 吳江)近年來,農資市場競爭加速白熱化,競爭“熱浪”令眾多農資企業感到“呼吸不暢”,甚至“令人窒息”。未來階段,大多數農資企業將無可避免地面對生死考驗。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已成為擺在所有農資企業面前的迫切課題。本期“特別策劃”有幸請到成都玖源集團副總裁麥子遜先生做客本欄目,以復合肥企業為視角,深層次探討和解析農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等問題!
記者:麥總,您好!從市場放開至今,復合肥行業經歷了“一波三折”,您認為復合肥行業經歷了哪幾個重大轉折期?
麥子遜:中國的復合肥行業確實經歷了幾個重要階段。首先,從1998年到2004年是復合肥企業的產品質量較量時期。由于復合肥生產流程短,設施投資較小,在這一段時間里的市場需求逐年增長,中小企業數量急劇增加,使本世紀初原本相對穩定的買方市場,進一步走向供求關系的嚴重失衡。到2004年末,全國復合肥年生產總能力已達到市場需求量的一倍以上,這種量的變化促使市場進入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適應階段。
但是,行業還處在以傳統推銷為主要模式的低水平競爭方式時期,加上市場管理不善,農民品牌意識不強,假冒偽劣和低水平產品大量充斥市場。因此,這一時期復合肥市場的競爭還僅僅是企業產品間的競爭,是真偽、優劣和大小之爭。競爭的結果是偽劣低質產品逐步退出市場,而重視產品質量的大中型復合肥企業市場占有率逐步得到擴展,行業中的一批全國性或區域性知名品牌初步奠定了品牌基礎。最關鍵的是,復合肥行業在混亂無序和初級層次的競爭中,完成了第一輪 “洗牌”。
記者:您的意思是說,過去的第一輪競爭只是產品質量的競爭,還只是競爭的初級階段。那么即將面臨的第二階段競爭將給復合肥行業帶來哪些影響呢?
麥子遜:從2004年底到2006年,復合肥行業進入了企業營銷力的較量時期。在供求關系急劇變化的同時,產品質量也在趨于同質化,也促使了大中型復合肥企業在加大市場投入的同時,不斷創新營銷策略,探索營銷新方式。無疑,復合肥行業在這一時期的品牌意識、對現代營銷的認識水平和運作水平都有了明顯的提升。
這段時間競爭的結果,就是使一些營銷觀念新、水平高的企業在競爭中保持或擴大了市場占有率,增強了品牌影響力。而觀念陳舊、模式僵化的企業則舉步維艱,難以為繼,市場占有率開始下降。從2004年下半年至今,由于感受到競爭和發展的需求,許多企業開始進行資源的重新再整合,企業資源優化拓展的重點則是有形(物質性)資源。
2006年以后,中國農資企業的競爭環境出現了劃時代的重大變化,行業全面開放,生產過剩,競爭激化,供求關系的失衡繼續加劇。同時,行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行業競爭層次升級,企業競爭水平獲得明顯提高,使得一些大中型企業有形資源的整合初步完成。
這些變化向農資企業發出一個重要信號:中國農資行業的市場競爭正在進入一個核心競爭力較量時代,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將成為農資企業的中心課題。企業需要緊緊圍繞這個中心目標,重新審視和確立新形勢下的企業發展戰略,并據此調整企業的經營策略。
記者:我理解您的意思是,從1998年市場放開之初到2006年的八年中,農資行業已經完成了任何一個行業進入市場初期所應經歷的過程。從表面看來,農資企業“后天”并沒有比其他行業更優越的條件支持,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農資行業“先天”在較大程度上是依賴國家的資源生存和發展的。由于與農業發展、農民利益以及國家不可再生資源、環境保護等重要的國家經濟發展要素和大政方針關聯度較高,也是受國家政策調控影響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您認為,農資企業是否應當心安理得地“享受”這些政策?
麥子遜:在農資行業中,長期存在一些其他早已市場化的行業難于理解的企業、行業行為。一是高度關注和隨時預測政策和產品價格走勢,并通過類似股票或期貨的買進賣出或囤積等方式,獲取更大利潤,化解企業風險。二是通過行業協會等組織向“上”呼吁,力求“影響”國家或行業有關政策向有利于保護農資企業生存發展的方向傾斜。在行業的特殊背景下,這些企業行為是合理和必須的。
農資行業的許多企業,特別是一些原國有化大中型農資企業的生命周期遠遠領先于其他一些行業(例如輕工、電子、機械等行業)。但是,這不應該成為農資企業引以為豪的資本。因為農資市場正在加速走向完全市場化,國家對行業的優惠政策也將逐步取消。
市場環境的改變,特別是由于生產過剩,需求不足,打破了農資行業多年來的平靜,競爭變得異常激烈。外部環境的變化使農資企業的生存發展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隨著市場的不斷“進化”與發展,多年來農資行業慣用的一些經營手段,已不能解決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農資企業必須徹底丟掉對國家政策走向的期望和對外部條件的依附,而轉到全面提升企業獨立生存力和發展力上來。
記者:在外部市場的急劇變化之下,打破了農資市場原有的平衡,農資企業應當怎樣做呢?
麥子遜:農資行業環境的變化趨勢,要求農資企業必須對近幾年企業發展戰略進行調整。我認為,未來農資企業的競爭優勢,將完全來自于企業自身競爭力,而非外力。因為一個企業的外部環境是企業自身力量無法改變的客觀存在,作為企業,只能去適應而無從改變。因此企業在發展中的全部工作任務,如果歸結為一句話,就是不斷調整、優化內部環境,以更強的能力和更快的速度去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要求。這也就是“適者生存”的內在含義。
所謂“調整、優化企業內部環境”的另一個表述就是“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它通過對企業內部全部資源的開發、提升和優化組合而形成,而“更強的能力和更快的速度”則是企業競爭力的表現。
未來幾年,農資企業發展戰略的中心目標,應當定位為“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由于政府對農資資源的調控、行業的結構整合和逐步取消對農資企業的 “保護”還要經歷一個過程,這個期間也是農資企業重新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最佳契機。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競爭格局下,企業如何靠自身能力,在更加嚴峻的環境中生存發展,是所有農資企業必須正視并要盡快解決的迫切問題。農資企業必須重新審視本企業的發展戰略,針對未來競爭環境,以提升企業競爭力為中心目標,按照企業差異化競爭優勢定位,針對企業現有資源的質量和結構缺陷,實施優化改造和優化重組。
記者:目前,很多農資企業在意識上還不能適應市場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要求,您怎么看呢?
麥子遜:不可否認,近幾年,通過在農資市場競爭中大多數企業的市場表現可以看到,除少數大型優秀企業外,大多數農資企業,特別是復合肥企業,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認識還存在著明顯的誤區。如:重有形資源強化,輕無形資源提升;重個別資源發揮,輕整體資源組合;重短期優勢運用,輕長期優勢構建;重資源的利用,輕資源的優化改造;重企業內部資源的縱向整合,輕企業外部資源的橫向整合等現象。
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認識誤區,導致許多原本具有強勢資源能力的農資企業,其優勢得不到最大發揮,不能將優勢有效地轉化為企業品牌競爭力。特護是有些企業認為的某些方面和某個階段的優勢,也并不代表企業已具有較強的核心競爭力。
在中國農資行業所在特定的經濟環境下,農資企業特別是復合肥和農藥企業,僅靠單一或少數所謂強勢資源,難以形成核心競爭力,這是由于農資企業的任何單一資源的非獨有性和非長期性占有所決定的。中國地大物博,礦產、能源及交通資源屬國家所有,難以由企業獨家壟斷,肥料基礎科學研究能力難以獨立具備,而一些先進產品和生產工藝技術(包括某些專利技術)在現代信息社會和科技創新時代,也只有“先行”和“后至”之分,企業難以保持長期的先進性和獨占性。而各種以企業為創新主體的經營模式和策略,更是具有可復制性或可模仿性。
記者:這種認識上的不足和外部環境的制約,是否會影響到農資企業今后的進一步發展?
麥子遜:目前,由于企業對核心競爭力認識的不足,大多農資企業還缺乏以構建核心競爭力為基礎的企業戰略目標規劃,以及在這一目標規劃下企業資源全面優化整合的有效措施。缺乏對核心競爭力的有效管理,致使已具備某些強勢資源要素的企業,其資源優勢未能有效轉化為市場競爭中的差異化優勢,甚至使一些強勢資源反而成為企業的“包袱”。
由于在市場競爭中占有率下降,不少農資企業不是靠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力,而是僅靠調整“營銷方法”,甚至靠(被迫或積極)參與惡性競爭來勉力維持。這些企業不但不能抓住歷史機遇實現新時期的新跨越,有的甚至將過去辛苦多年建立起來的競爭優勢也逐步喪失。
我們必須正視,農資行業靠少數優勢資源或所謂的“新方法”取勝的年代正在成為過去,農資企業必須重新認識和加快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才有可能適應新時期行業的競爭需求。
記者:農資企業應當如何認識企業核心競爭力問題?
麥子遜:農資企業應當從核心競爭力的本質和內涵來認識企業核心競爭力,而不是外在表現。首先,核心競爭力的載體是整個企業,并不是企業的某個領域或環節。其次,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內外各種資源能力的集合,是通過合作協調形成的資源有機結合體。此外,核心競爭力是由企業長期積累而形成,與企業共生,為企業獨有,絕非通過交易可以獲得。其表現形式是整體性而非要素性,是隱性而非顯性的。也就是說,企業核心競爭力是由企業根據自己特有的、有形的和無形的資源能力,通過全面優化和整合、經過長期的努力、創造培育出的有別于其他企業的競爭優勢。
企業最關鍵的競爭優勢,是本企業獨有的“合力”。它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得以實現競爭差異化優勢的源動力,只有在本企業才能得到最大發揮,是別的企業無法照“搬”過去的。企業最終要靠這種“合力”去完成企業市場占有和企業效益任務,實現企業長期發展的目標。
記者:請麥總談談企業在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麥子遜:鑒于農資行業的特點和目前的發展階段,“企業核心競爭力”這一提法,容易誤導一些企業過多地關注已具備的優勢資源的利用,而忽略另一些弱勢資源的建設和提升。因此,強調“企業整體競爭力”或“企業綜合競爭力”,對目前農資企業而言似乎更為恰當。
前面已談過,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一種集合力,企業的任何一項資源能力都是構成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元素,每一個元素的強弱或優劣都將影響企業競爭力。這些資源都不會單一地發生作用,由資源間的相互作用或相互制約表現為競爭力的變化結果,有形資源能力的欠缺會直接削弱企業競爭力。因此,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所有企業資源都同等重要,不可厚此薄彼。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構建、提升過程,就是對企業所有資源長期不斷優化和組合的過程,是一個涉及企業全方位的系統工程。在中長期戰略規劃的目標下,企業每年都應根據競爭的要求,確定當年各項資源優化整合的新目標任務,制定系統同步改革的實施計劃,才能保持企業在較長時期內的競爭優勢。
公司簡介:玖源集團,香港獨資公司,1999年進入化工行業,2003年在香港上市。近八年發展快速、穩健,F已擁有8個子公司,包括6個生產基地。主要產品有復合肥、BB肥、尿素、純堿、氯化銨等。其產品品牌在國內市場具有較大影響力,曾被評為國家免檢產品、中國復合肥行業十大影響力品牌、中國BB肥行業領軍品牌等!
受訪者簡介:麥子遜 資深職業經理人,高級經濟師。自80年代初從事企業管理和營銷,曾在輕工、食品、電子、電器、化工等不同行業的大中型企業及海外公司任主要負責人。多年從事管理、營銷理論的研究和實踐,曾參與多個行業的咨詢、策劃、培訓及大學客座授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