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2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Rachel Carson)的《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出版后,農藥便成了危害人畜安全和環境污染物質的代名詞。隨著21世紀的到來,人們對健康和生態環境日益重視,對安全農產品要求迫切,無公害、綠色、有機農業和農產品的理念深入人心,農藥的生產和使用,面臨更多的新挑戰,高毒農藥(泛指對人畜和環境危害大的農藥)的削減替代被提上了議事日程。通過2000~2005年5年來的實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達到了預期的目標。現就浙江省高毒農藥削減行動的進展、成效、存在的風險及發展對策等問題作一綜述。
一、高毒農藥削減行動的背景
1. 適應國際農藥管理發展趨勢的需要
迫于環境壓力,歐盟、美國、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西方發達國家相繼加大了農藥管理力度,全面實施農藥再審查和重新登記制度。1991年,歐盟通過“農藥重新登記法令(91/414)”后,開始對當時上市的總共866個農藥有效成分實施農藥再審查,至今已禁用約450個農藥有效成分,占20世紀90年代初使用的農藥有效成分總數的51.96%。2000年,加拿大開始重新評價1994年以前登記的405個農藥有效成分,目前已被撤消登記的有效成分將近100個。美國的農藥再審查工作一直在進行,起初僅針對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現在已全面進行重新登記工作。
2. 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需要
一方面,我國原有的農藥產品結構中的大多數品種為殺蟲劑且毒性偏高,主要面向傳統的糧油作物。隨著近年來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調整,特別是以綠色、環保為中心的現代效益農業的蓬勃發展。原有的農藥品種已無法滿足生產的需求,結構調整勢在必行。另一方面,由于化學農藥(特別是高毒有機磷農藥)的不合理使用,農藥的殘留超標導致消費者急性中毒的事件時有發生。1997~2003年,杭州市共報告農藥中毒5882人,每年均以有機磷類農藥中毒人數和死亡人數為首位,分別占總中毒人數和死亡人數的74.3%和84.2%。據李玲等報道,1999~2002年,湖北省共有3403人發生農藥中毒,其中甲胺磷等有機磷農藥中毒占總數的69.2%。據統計,1995~1996年2年內黑龍江、江蘇、廣東等幾個省(市、區)農藥中毒人數達數萬人,死亡數千人,不僅對農業生產帶來影響,并直接威脅到農民的生命安全,已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社會問題。
3. 加入世貿組織和國際公約的需要
我國于2001年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農產品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且屢遭技術性壁壘的貿易阻礙。國際貿易中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已成為農產品貿易中最棘手、最難對付的貿易障礙之一。由于2002年初日本對進口我國的蔬菜實行“批批檢疫的加嚴檢疫措施”,浙江麗水市的鮮香菇出口損失超億元人民幣,臺州市0.67萬hm2西蘭花減收6000多萬元。2002年2月,歐盟對中國茶葉中的農藥殘留的檢驗種類從20世紀80年代的6種擴大到62種,農藥最大殘留量(MRL)的標準提高了10~100倍,致使2002年對歐盟茶葉出日量比2001年下降了32%。2004年初,歐盟以抗生素和農藥殘留超標為由停止了我國動物源性食品的進口,導致山東的兔肉庫存積壓達2500 t,直接經濟損失達3億美元;大連的800多噸出口蜂蜜遭歐盟退運;浙江農產品出口也損失1億美元。
我國政府于1999年8月24日簽署了《關于在國際貿易中對某些危險化學品和農藥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約》(簡稱“鹿特丹公約”或“PIC公約”),2004年12月29日,經全國人大批準,2005年6月20日正式對我國生效。目前,列入《鹿特丹公約》名單的包括有機氯農藥、甲胺磷、磷胺、甲基對硫磷、對硫磷和久效磷等22個農藥產品。我國是甲胺磷等5種PIC高毒有機磷農藥生產和出口量最多的國家,隨著《鹿特丹公約》的生效,受到的影響也將最大。因此,盡早做好高毒農藥的削減工作,既可以主動應對,又能維護我國作為簽約國的良好形象。
二、高毒農藥削減行動進展
1. 高毒農藥削減計劃
從2000年起,我國開展以高毒農藥品種為重點的清理工作,停止了16種高毒、劇毒農藥的新增登記,逐步促進農藥產品結構的調整。2002年4月22日,農業部(農業部194號公告)規定自公告之日起:停止受理甲拌磷、氧樂果、水胺硫磷、涕滅威、克百威等11種高毒農藥的新增登記,對于已批準的,則根據需要分批分階段實施限制削減。
為適應國際農藥管理的需要和我國農藥行業的實際,2003年,我國制定了甲胺磷等5種高毒農藥分階段削減計劃(農業部第322號公告):(1)自2004年1月1日起,撤銷所有含甲胺磷等5種高毒有機磷農藥的復配產品的登記證。自2004年6月30日起,禁止在國內銷售和使用含有甲胺磷等5種高毒有機磷農藥的復配產品。(2)自2005年1月1日起,除原藥生產企業外,撤銷其他企業含有甲胺磷等5種高毒有機磷農藥的制劑產品的登記證。(3)自2007年1月1日起,撤銷含有甲胺磷等5種高毒有機磷農藥的制劑產品的登記證,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種高毒有機磷農藥在農業上使用,只保留部分生產能力用于出口。
2. 高毒農藥削減行動進展
目前,甲胺磷等5個PIC高毒有機磷農藥的削減取代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第一階段削減各類制劑產品457個,年產量控制在10萬t左右;第二階段共撤銷284個制劑產品登記,年產量控制在8萬t左右。其中,磷胺已不再生產使用;而其它4個品種的復配制劑也已全面禁用,僅剩其單劑產品尚在流通使用,目前尚有原藥產品登記43個,登記的制劑產品從原來800多個下降到現在的70個,減少了91.37%。
三、高毒農藥削減行動的成效
1. 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明顯改善
隨著全國高毒農藥削減的進展,部分省市削減取代速度加快,浙江、上海等省市甲胺磷產品已停止銷售和使用。高毒農藥在蔬菜、瓜果上禁止使用的規定,逐漸被廣大生產者所共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高。據浙江省農產品質監中心監測,浙江省蔬菜產品合格率由1998年的51.8%,上升到了2004年的95.5%。
2. 促進農藥新產品的開發,結構更趨合理
高毒農藥的削減行動促進了新型替代農藥產品的開發,新開發農藥產品的結構更趨合理。以浙江省為例,2000~2004年5年間所登記的農藥產品數量明顯增加,共登記586個產品,較1995~1999年增加了73.4%。在新增登記的產品中,殺蟲殺螨劑產品為264個,占45.0%,較削減行動開始前5年下降3個百分點;除草劑產品171個,占29.2 %,較削減行動開始前5年上升約5個百分點。殺蟲劑、殺菌劑和除草劑各類產品所占比例逐步與國際公認的結構比例靠近。
3. 農藥劑型多樣化,技術含量增加
從劑型發展來看,乳油和可濕性粉劑產品的登記數量逐年下降,乳油和可濕性粉劑所占的比例由2000年的86.5%,下降到2004年的65.8%,下降了20多個百分點。而可溶性粉劑(SP)、懸浮劑(SC)、微乳劑(EW)、水劑(AS)和水分散粒劑(WDG)等環境友好劑型的登記數量明顯增加,由2000年的13.5%,上升到2004年的34.2%。
四、高毒農藥削減行動的風險
1. 農業蟲害的防控風險
隨著農業和農村改革的深入,基層農技服務體系逐步解體,原來的農業技術服務體系網破線斷。由于受農業重視程度下降、經費短缺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農業工作特別是病蟲草害的防控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農民所長期依賴的高毒農藥的大幅度削減及其對新農藥缺乏了解,技術到位率低,給災變性病蟲害的防控帶來了較大的風險。近年來,水稻稻縱卷葉螟和褐飛虱等蟲害為害加重與高毒農藥削減及不合理用藥導致抗藥性急增等有一定的關系。
2. 農藥市場管理風險
高毒農藥的削減給其它農藥騰出了較大的市場空間,也需要一些新的藥劑來替代。由于供銷體制改革深入,農藥供應單位基本轉為私有或個人承包。據筆者對金華、衢州、麗水、溫州等市的60個農戶調查,83.3%的農戶根據基層農藥經營者推薦使用農藥。不少經營者為實現經營利潤最大化,其推薦給農民的藥方往往缺乏科學性。更有甚者,公然宣稱尚在試驗研究階段的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可在水稻上應用,有的則在其它產品中非法添加了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嚴重影響了農藥市場的正常秩序。農民超量用藥、重復用藥等不合理用藥情況屢見不鮮。這不僅影響防效,而且不利農產品質量安全、污染環境、加速有害生物產生抗性,大大增加了害蟲的治理難度。
五、發展對策與建議
1. 加強技術攻關,逐步建立農業重大生物災害綜合防控體系
首先要做好替代農藥的開發和應用推廣。替代農藥的儲備是高毒農藥削減的重要保證,農業技術部門要結合當地實際篩選出一批高毒農藥的替代產品和適用技術,并切實做好應用推廣,盡快使廣大農民熟悉其特性和使用技術,確保高毒農藥削減不影響農業蟲害的防控工作。其次是做好病蟲害的測報和抗性監測工作。病蟲害發生的預測預報和抗藥性監測,是整個植保工作的基礎。各級農業部門要切實加大投入,從人財物等全面保證監測工作的開展。只有做好監測工作,才能保證對癥用藥、適時用藥和科學用藥,才能保障防治效果和農產品安全。第三,加強技術攻關,著重研究主要生物災害的綜合防控技術規程和應對預案。通過科技入戶工程,加強對廣大生產者的培訓宣傳,努力提高技術到位率,逐步建立和完善農業重大生物災害的綜合防控體系。
2. 強化農藥市場管理
一是要加強對農藥生產者的監管,從源頭上保證產品質量。重點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的行為,抓好農藥產品標簽的專項檢查和農藥虛假廣告行為,盡力減少非法產品侵占高毒農藥削減所騰出的市場空間。二是建立對流通領域的長效監管機制。逐步建立對農藥經營者專業知識的培訓制度和經營臺賬制度等,促進誠信經營。
3. 積極探索農業重大生物災害防控新機制
產業化程度低、農民數量多、農業從業者知識水平低、科技到位率低和生產成本高等是當前農業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幾大難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產業化發展,探索開展病蟲害防控的社會化服務之路,是做好農業重大生物災害防控工作的有效途徑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