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特別是今年以來碳銨廠家的日子過得很艱難。于是有些人提出,干脆讓碳銨廠家早點關門算了。對于這個觀點,筆者不是很贊同。筆者認為,從長遠來看,碳銨產品遲早要被淘汰,但遲早要淘汰并不等于立即要淘汰,要讓市場淘汰而不是人為淘汰。
盡管碳銨產品存在著養分含量低、易揮發、易結塊、不易儲存等諸多弱點,市場容量越來越小,但在部分地區,碳銨仍是農民喜愛的一個化肥品種。目前全國每年的碳銨產量仍有兩三千萬噸,仍能銷得出去。再說現在全國有碳銨生產企業400多家,光從業人員就數十萬。
在此,筆者給碳銨企業提出幾條走出困境的建議:
一是加強聯合重組。特別在那些碳銨市場容量比較大、同時碳銨生產企業比較集中的地區應該加強企業間的聯合重組,不管是采用緊密型聯合重組的方式還是采用松散型聯合重組的方式。這樣既可以較好地控制市場,避免互相沖價,還可以聯合采購原材料或集體買下煤礦,降低采購成本。另外還可以集中力量搞好碳銨新技術的開發,降低生產成本。
二是加入大的企業集團,背靠大樹好乘涼。碳銨企業應放下架子,主動加入大集團,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解決資金問題,搞好生產經營和技術改造,而且還能大大提高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
三是因地制宜轉產。目前可供碳銨企業轉產的產品很多,但并不是每個產品都適合,一定要進行認真的市場調查,了解自己的優勢與劣勢之所在,然后找出自己最適合的產品。目前轉產成功的碳銨企業非常多。有些上市公司以前都是小碳銨企業,但現在都做得非常成功。碳銨轉產并不是有些人說的'轉產是找死,不轉產是等死',也不是有些人所想像的那樣左難右難,關鍵是要走對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