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發起的國際食品法典農藥殘留委員會(TheCodexCommitteeonPesiduesResicue,CCPR)日前在北京召開了第39屆年會。年會通過了一批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量標準(MaximumResidueLimits,以下簡稱MRLs)。此外,一項名為“作物組合”的議題得到了除日本以外的其他與會者的支持。
所謂MRLs,是指按照優良農業操作規范(GAP)使用農藥后,殘留在食品(包括寵物食品)中的最大農藥濃度。上市農產品的殘留物成分含量不能超過MRLs,美國等發達國家對其執行非常嚴格。但由于各國間的標準不一,互相得不到承認,所以,農產品被檢測出“違禁成分”而被退回的事情屢屢發生,甚至有些國家以此為借口保護本國農業,成為農產品貿易的一大障礙。
年會組織者、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陳虹說,此次會議公布的MRLs上報國際食品法典辦公室,然后被正式通過。發生貿易糾紛時,各國海關都將以此標準為參考。
本次年會還通過了一項有關“作物組合”的議題,它是一種對農產品進行分類、選取代表作物試驗制定MRLs的新方式。據專家介紹,MRLs的試驗一般由農藥生產公司進行,每種農藥在每種作物上的試驗需時至少6年,經費逾10萬美元,成本高昂。
從成本考慮,農藥公司往往選擇水稻、大麥等主糧所用農藥進行開發,而對種植面積相對較少的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所用農藥,開發熱情不高。“作物組合”的實施,將大大降低農藥開發成本。
中國、加拿大和馬來西亞等國對此議題表示“無條件支持”;印度、新西蘭等國在支持之時仍提醒“各國作物不一致,制定標準需小心這點”;而作為農業進口大國的日本,對此表示了明確反對。陳虹認為,“作物組合”的實施勢在必行。
作為農業大國,中國農藥年總產量居世界首位,使用量也居世界前列,近年來,中國農產品出口遇到一些先進國家所設置的技術性貿易措施。此次年會對在中國使用面積廣泛的舊農藥(國際多數發達國家已棄用)的一部分,其成分標準獲得了通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