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中午,儋州市海頭鎮楓根村蕉農牛益榮,拿著自己去年購買的化肥袋子對記者說,經工商部門拿去檢測已確定這是假化肥,但9個月過去了,他和買了假化肥的34戶農民至今得不到賠償。
施肥后香蕉苗發黃
“假化肥真是坑人啊!”蕉農符后雄說,他去年9月28日在紅洋的蔡全耀化肥店買了10包鉀肥。但施肥以后,香蕉苗就開始發黃。他立即用水進行實驗,果然該鉀肥脫色,又用舌頭品嘗,也與以往鉀肥微咸帶酸的口感不一樣,而是與鹽一樣咸。他馬上提醒其他購買此鉀肥的農戶不要繼續使用,并向當地工商所舉報。
經工商部門委托權威機構化驗檢測,該鉀肥的鉀含量只有0.042%,而鈉含量則高達36.32%,屬于參合大量原鹽的假化肥。當地工商所依據《工商管理條例》,將該化肥店剩余的62包假冒鉀肥封存后予以銷毀,并對該店罰款5000元。
賠償協商未有結果
隨后,工商部門又配合當地政府,在農戶與經銷商之間就賠償問題進行協調。但由于對化肥購買量、使用量和損失的認定有意見分歧,協商一直沒有結果。
34戶蕉農說,他們購買的鉀肥有102包,已使用45包半,還剩56包半,受害面積有40多畝。他們要求還沒有使用的一賠一,已經使用的一賠二。
但經銷商在工商所作的詢問筆錄中說,他只進貨6噸,共120包,已賣出58包,還剩62包。由于賣化肥時沒有登記,也沒有開據發票,每戶具體的購買數量不好認定,而且究竟使用了多少也說不準。
對此說法,蕉農并不認同,他們說他們保留的化肥包裝袋可作證明。
最好的途徑是打官司
記者在化肥店沒見到經銷商蔡全耀,但他的老伴和女兒都說,蕉農買回化肥后并沒有使用,所以蕉農沒有損失。對于該化肥的進貨渠道,她們說是一位司機在晚上送來的,以后就找不到人了。
蔡全耀負責經營的兒子在電話中對記者說,他們也是受害者,繼而又說自己不承認這是假化肥,也不想賠償。
“既然你也是受害者,你應該向供貨商索賠,或者向有關部門提供供貨商的線索。”記者說。
“我巴不得蕉農打官司,我會奉陪到底。”他不耐煩地說。
據悉,牛益榮等34戶蕉農已準備通過法律途徑獲得賠償。
儋州市海頭工商所所長呂家興說,這是一起典型的假化肥案件。在賠償協商不果的情況下,蕉農最好的途徑是打官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