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石化產業鏈中,可以分為上、中、下游。上游是指石油煉制及進一步裂解生成乙烯等基本化工原料。這一領域被中石油、中石化等國有集團所壟斷,目前無切入機會。中游是指以基本化工原料生產多種有機化工原料(如氯乙烯、苯乙烯、PTA等200多種)及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合成橡膠)。這個領域,產品種類繁多,分市場處于完全競爭狀態,經過發展,國內一些民營企業在某些細分產品領域完全可以和國內三大集團甚至國外大公司競爭。下游是指精細化工領域,是指以有機化工原料繼續深加工得到更多品種的化工產品。精細化工產品的產量較小,品種較多,技術密集程度和附加價值高,要求企業對市場的反應要快,因此不建議直接進入這個行業。產品包括農藥、染料(含顏料)、醫藥、助劑、涂料、膠粘劑等。
我國化肥生產結構不甚合理,氮肥產量過多,而磷肥和鉀肥特別是鉀肥明顯供給不足,今年是氮肥和磷肥產能擴張的主要時期,但鉀肥的產能擴張速度仍然遠趕不上需求的增長速度。隨著行業景氣從成長階段步入高峰期,化肥生產企業的擴張熱情將逐漸減退,氮肥和磷肥的投資及產能擴張在2008年之后的將有所減緩,而鉀肥則將于2008年左右迎來產能擴展的高峰。 化肥業投資展望
根據國際化肥協會(IFA)披露的數字顯示,2005年世界化肥產量和貿易量都接近歷史最好水平,其中氮肥和鉀肥產量平均增加3%,但磷肥增產緩慢,大多數化肥企業都已滿負荷運轉。另外,氮肥和磷肥貿易量也有所增加,而鉀肥貿易穩定,同時由于2005年國際原油價格繼續上漲,導致化肥原料價格提高,產品價格出現明顯上漲。2005年世界化肥消耗量為1.553億噸(養分計),比2004年降低了0.3%。其中氮肥為9.13千萬噸,同比增長0.66%;磷肥為3.66千萬噸,同比下降2.4%;而鉀肥為2.74千萬噸,略有下降。IFA日前預測,今年世界化肥消耗量將提高至1.573億噸,同比增長1.4%,其中磷肥為3.66千萬噸,同比增長2.46%;氮肥為9.23千萬噸,同比增長1.1%;鉀肥為2.75千萬噸,略高于上年。
一、我國化肥行業特點
(一)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產國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產國。共有化肥生產企業共1000多家,其中氮肥生產企業近600家,磷肥400家左右,鉀肥47家。但產能分布極其不集中,中小化肥生產企業遠多于大型化肥企業。雖然近年建成投產了不少大化肥企業,小化肥企業也在積極的關停合并,但小化肥企業仍占到總企業數的70%以上,產量仍占一半之強。
(二)進口以氯化鉀、磷酸二銨為主,出口以尿素為主 我國一直是化肥的凈進口國,主要進口品種為氯化鉀和磷酸二銨,出口品種主要是尿素。2004年,全年累計進口化肥1243.5萬噸,出口733.5萬噸。為了保證國內化肥市場的資源量,國家已取消出口退稅,實行征收出口關稅的政策,進一步控制化肥的出口,使我國的化肥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2005年國內化肥生產持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化肥產量4897.5萬噸,比上年增長10.5%,增速下降5.7個百分點。其中尿素產量1994.9萬噸,增長6.4%。在國內需求增加,產量增速下降等因素影響,2005年化肥進口較2004年大幅度增長,全年化肥進口1397萬噸,比上年增長12.6%,增速提高10.4個百分點。
(三)國內鉀肥產量所占比例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
從產品結構來看,我國化肥生產以氮肥為主,所占比例遠高于國際平均水平,而鉀肥生產比例則遠低于國際水平,見圖1。從全球平均水平看,氮肥占化肥總量的60%,磷肥占23%、鉀肥占17%。我國的化肥生產狀況則是氮肥所占的比重要遠高于國際平均水平,氮肥約占化肥總產量的73%,磷肥約占22%,鉀肥約占5%。
(四)近年來化肥行業產能擴張、產業升級 近20年來,我國的化肥施用量一直處于上升勢態,平均每年增加155萬噸,化肥產量除1985年和1993年兩年比上年減產外,其余均保持正增長。近來化肥行業開始轉暖,由此引發行業產能擴張、產業升級,這是我國糧食政策長期發展的必然規律。化肥行業從2003年年底逐漸走出低谷,不但扭轉了2002年全行業虧損的局面,而且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都創出新高;經過了2004年的高歌猛進后,2005年中國化肥行業總體上價升量增,行業繼續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在利潤總額提升的前提下,虧損企業卻增加了,原因有三點,一是原材料煤炭、石油、電等價格都有上漲;二是市場占上游需求比重低,氮肥行業議價能力弱;三是化肥流通領域不暢,經銷商層級過多分剝了利潤空間;四是國家對化肥的出廠價進行限價,導致企業利潤空間畸形。
2004年我國化肥總產量達到4577.17萬噸,同比增長16.2%。其中占化肥總量逾73%的氮肥產量達到3352.96萬噸(折純),同比增長14.6%。磷肥993.33萬噸,增長15.7%;鉀肥225.78萬噸,增長52.2%。2004年年末,國內化肥業的產能狀況大致為:氮肥3900萬噸/年,磷肥880萬噸/年,鉀肥207萬噸/年。2004年開始化肥行業景氣明顯好轉,由此引發產能擴張是必然的。
2005年化肥產量4897.5萬噸,比上年增長10.5%,增速下降5.7個百分點。其中尿素產量1994.9萬噸,增長6.4%。當年行業銷售利潤率雖同比提高了1.5個百分點,達到7.65%,但由于新開工企業增加,虧損面為20.32%,比上年同期擴大了1.2個百分點,行業投資風險正在逐漸積累。2005年化肥業的新增產能為:氮肥150萬噸/年、磷肥230萬噸/年、鉀肥27萬噸/年。 二、2006年及'十一五'期間我國化肥行業發展狀況
根據15年的歷史數據建立數學模型可以預測,2006年化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可達到3055.2億元,同比增長36.39%。2006年以來化肥市場產品結構將向多元化發展,產品價格活躍性大,受資源、政策、市場等因素的影響,在銷售旺季有局部缺貨。但總的來說品種有所增加,價格更具迷惑性,需求結構產生了一些趨與世界接軌的變化。預計今后幾個月仍將有新產能釋放出來,2006年新增產能為:氮肥600萬噸/年、磷肥550萬噸/年、鉀肥15萬噸/年。到2006年年底,化肥行業的產能狀況為:氮肥4656萬噸/年、磷肥1660萬噸/年、鉀肥249萬噸/年。
2006年我國化肥供給缺口仍需進口補充。盡管我國是化肥生產大國,但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化肥消費國,加上由于化肥生產結構不甚合理,氮肥產量過多,而磷肥和鉀肥特別是鉀肥明顯供給不足,需大量進口彌補供給不足。2006年是氮肥和磷肥產能擴張的主要時期,但鉀肥的產能擴張速度遠趕不上需求的增長速度。預計以后進口化肥主要將以鉀肥為主。
'十一五'期間將是化肥行業的整合期和產品結構調整期,富含磷、鉀的高濃度肥將成為今后發展的重點產品。國家化肥行業的發展戰略仍將以結構調整為主題,生產的總量目標是:氮肥、磷肥繼續保持基本自給,鉀肥自給率爭取達到1/3,化肥的二次加工品種基本立足國內解決。預計今后國內化肥的總需求量年遞增率在2%左右。由于化肥行業與農業的關聯度很高,農業的發展對化肥影響也很大。而考慮到農業增長是很緩慢的,對化肥的拉動作用并不顯著。長遠來看,中國化肥行業面臨需求和成本的雙重壓力。
三、化肥三大子行業分析 (一)鉀肥
2005年全球鉀肥產量5883萬噸,需求4700萬噸,呈現供大于求格局,國際貿易量4437萬噸,而中國鉀肥資源相對短缺,近幾年進口增長較快。2005年中國進口鉀肥883萬噸,占世界貿易量的19.9%。在我國化肥各子行業中鉀肥的需求前景最好,產能擴張影響不大,需求缺口短期內難以解決。我國土壤缺鉀,實際施肥中鉀肥補充也不足,所以國內鉀肥需求量一直保持增長,未出現減少。其需求增速也高于氮肥和磷肥,2000~2005年,我國的鉀肥產量從125萬噸增至300萬噸(實物量)。需求量年均增速6%,高于同期氮肥4.2%,磷肥5.2%的水平。隨著科學施肥的推廣,鉀肥需求仍將穩步增長。雖然我國農作物對鉀肥需求旺盛,但國內鉀肥資源不足,每年需要大量進口,進口量占國內表觀消費量比例在70%左右,實際對外依存度應該更高。2006年進口需求量為883萬噸,而國內產量不足300萬噸,缺口很大,是全球第二大氯化鉀進口國。
雖然國內幾大鉀肥項目逐步投產,2005年新增產量同比增長13%,但缺口仍然較大。2006年在建的只有新疆羅布泊鉀鹽公司的120萬噸鉀肥項目,以及三元公司的20萬噸項目。青海鹽湖工業集團百萬噸鉀肥項目,青海中信國安的45萬噸與100萬噸的兩個硫酸鉀項目正擬建。盡管如此,新增產量對國內供給和行業影響不大,難以解決近700萬噸的短缺問題。而未來兩年國際鉀肥預計增長率為有限的5.90%,控制絕大部分閑置產能的POTASH和MOSAIC公司繼續奉行'以需定產'的策略,因此全球鉀肥市場供需情況及海運費的相對高位將會支撐氯化鉀價格維持高位。
國內缺鉀嚴重,施用比例不足,目前的鉀肥生產企業尤其是小企業通常處于超負荷生產狀態,產能利用率超過100%。世界鉀肥產能利用率也一直居高不下。而鉀肥行業存在資源使用權、環境保護和配套基礎設施等進入壁壘,行業集中度,建設周期長等等都決定產能擴張不易。因此鉀肥產能擴張及對行業沖擊最小,磷肥、氮肥行業次之。投資風險在于人民幣大幅升值和海運運費大幅上漲導致鉀肥價格下降。
根據商務部近日發布的鉀肥進口分析報告預計,2007年及今后幾年我國鉀肥進口量將會有所減少,預計國內2006年鉀肥的進口量將下降到650萬噸左右。今后幾年依然延續下降趨勢。 投資建議:
受國家建設新農村政策影響,今年化工版塊上半年涉農子行業實現快速增長,特別是農藥行業、化肥制造業中的鉀肥行業,鉀肥投資雖增速迅猛但短期內對市場不會產生影響,難以改變鉀肥市場供需格局,鉀肥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是保持高毛利率水平的子行業,建議下半年及今后的投資中增強中大型鉀肥企業的投資,小型鉀肥企業謹慎投資,以達到擴大產能、優化行業結構、降低投資風險的目的。 (二)氮肥
氮肥工業建設投資一直占我國化肥工業總投資的80%以上。經過多年經營,已形成遍布全國的大、中、小型相結合的氮肥工業布局。我國氮肥的主要品種有尿素、碳酸氫銨、硫酸銨、硝酸銨和氯化銨等。尿素和碳酸氫銨年產量占氮肥總產量的90%左右,為氮肥中最主要的品種。
中國氮肥工業目前共引進大型氮肥裝置31套,其規模一般為年產30萬噸合成氨和52萬噸尿素,其余產能都是小型企業,產量占據半壁江山。經過50年的發展已形成品種齊全、布局基本合理、配套相對完善、具有相當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的工業部門。從氮肥產量來看,國產氮肥完全可以滿足國內需要。在國際價格合適的時候還有部分出口。中國氮肥生產的原料以煤為主,其次是石油和天然氣,加工工藝復雜、安全要求高,設備等固定資產投入較大,企業在國內外市場上的壓力都比較大。
我國氮肥市場已經處于供過于求的局面,預計2006年新增尿素產能400萬噸(見表1),2007年在建項目490萬噸,2008~2010年規劃建設項目新增產能1110萬噸。行業必須由進口替代轉為出口導向。但是尿素作為資源性產品,國家不鼓勵大量出口,國內市場需求增長又落后于產能增長,尿素產能不能無節制的增加。面對日益嚴峻的資源和環境形勢,氮肥工業必須改變以追求速度為主的粗放型增長方式,通過積極發展循環經濟,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緩解資源和環境的約束,以實現行業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而氮肥工業資金和技術密集,屬高耗能產品,目前我國很多小企業技術落后,能耗嚴重,如果不能享受國家免增值稅、優惠電價等優惠政策,則整個企業都將陷入困境,所以產能擴張,單位規模提高,淘汰小企業的行業升級是產業必然發展之路。
投資建議:
從上半年化肥行業的固定投資情況分析,化肥行業投資仍主要集中在氮肥領域,但新開工項目已經趨于下降。預計下半年氮肥(主要是尿素)價格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氮肥生產企業盈利能力將趨于下降,這主要是由于進入尿素產能釋放的高速期。由此可以預計在今后兩年將進入中小氮肥企業的高速死亡期,大量現金流不穩定的中小型企業將在成本上升、價格下降的行業大趨勢中喪失生存能力;而中大型企業將步入合并整合期,產業結構大幅度調整、產能優化配置,在全國幾大農業生產區形成產業聚集效應。建議下半年及今后兩年的產業投資中避開尿素投資,改以子行業內其他產品為主,以中小型弱勢氮肥投資為主,輔以高端精細化工產品。
(三)磷肥
近10年來,中國磷肥工業突飛猛進。截至2005年,國內磷肥企業已超過550家,產能達到1125萬噸(折P2O5),居世界第一位。2004年磷肥產量達1017.45萬噸,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而磷肥的表觀消費量達到1079.1萬噸,'十五'期間磷肥消費量年均遞增6.7%;產量已達1125萬噸,'十五'期間,磷肥產量年均增速為11%;表觀消費量為1167萬噸,居世界首位,年均增速達7.0%。2000年后,我國磷肥自給率從79.8%提高到96.4%,國內市場占有率從76.5%提高到89.7%。目前國內建成投產的高濃度磷復肥企業有100多家,國產高濃度磷復肥漸成主角,基本能滿足國內需求。進口產品替代是國內磷肥增長的主要動力,由于磷肥市場看好,磷肥行業投資過熱的現象也很突出。DAP和MAP雖難以替代低濃度磷肥,但仍得到快速發展。特別是2004年以來,中國磷肥行業投資增速繼續加大,發展速度超過20%,目前國內磷酸二銨裝置生產能力達500萬噸,加上今明兩年正在規劃建設的磷復肥能力有350萬噸,2007年末國內DAP生產裝置能力將超過800萬噸,遠遠超過國內實際需求。2006年起,中國磷肥市場供過于求已成定局。到2010年,我國磷肥產量將達到1450萬噸,其中,高濃度磷復肥要達到1015萬噸,占70%;云南、貴州、湖北、四川四個產磷省要占磷肥總產量的70%;大型企業要占磷肥總產量的70%,國產磷肥實現自給有余。
預計2006年磷肥總產量為1460萬噸,同比增長30.01%,將繼續增加產能460萬噸,包括云南三環中化120萬噸、湖北宜化50萬噸、云南富瑞(二期)60萬噸規劃、云南三環中化120萬噸、湖北宜化50萬噸以及云南富瑞(二期)60萬噸幾大項目。
投資建議:
今年開始我國磷肥產能自給有余,又由于富礦探明儲量不足,預計2013年我國將出現高品位磷礦資源嚴重不足的情況,在此情況下國家必然加大對磷礦資源監管力度,行業公司在今后兩年內主要進行的是上游磷礦資源的爭奪。在今后一段時間內,中大型企業的投資將有很大部分集中到原材料礦物資源的投資上,以凸顯資源優勢,增強產業鏈的連續性及穩定性,獲得項目綜合競爭能力,礦酸肥三位一體的行業格局將是原材料價格不穩定、利潤率趨于下行的行業預期下最富競爭力的產業歌格局。磷肥行業是我國化肥行業內最健康也最具發展性的子行業,由此可以確定行業內產量的擴大遠不及穩定重要,近期內的盲目投資都將受到行業內部周邊企業的打壓,而喪勁其競爭優勢。建議行業投資以資源為主。
四、結束語
我國化肥實際消費量與合理消費量相比,氮肥基本持平,磷肥和鉀肥投入不足。氮肥在華北、華東和華中已經過量,而其它地區則投入不足,西北缺得最多,西南缺得較少;磷肥華中略微過量,華北、西北和東北缺得較多;鉀肥全部不足,華北缺得最多,其次是華中,再依次是華東、華南、西南、西北和東北。磷肥地區發展更不平衡,這是資源分布導致的,而且我國也正在產業調整中,強調產業聚集的優勢。 2006年后,國家及行業會將精力放在培育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型肥料產業集團上,所以今后一段時間內,產業聚集將是一種趨勢,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向原本發達或資源密集的省市聚集,中小型企業大量的合作組建大型集團,預計2010年氮肥、磷肥企業數量要分別降至300家以下,爭取達到20家大型企業集團控制全國50%化肥產量的集中度,化肥行業重新洗牌勢在必行。
預計今后幾年化肥市場風險較大,行業進入者競爭更加殘酷。隨著行業景氣從成長階段步入高峰期,化肥生產企業的擴張熱情也將逐漸減退,氮肥和磷肥的投資及產能擴張由于供需關系的暫時平衡在2008年之后的將有所減緩,而鉀肥則由于本身供需缺口太大,將繼續有新產能擴張的行動,預計將于2008年左右迎來產能擴展的高峰。 行業投資方向建議:中大型項目以現有企業擴大產品線、橫向與縱向多元化發展為主;中小型項目在無資源及市場優勢的情況下建議謹慎投資;單純的產能擴張建議以海外投資為主,以優勢的生產管理經驗結合周邊國家的空缺市場確立核心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