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的廬江縣農村調查時,聽到不少農民群眾抱怨,當前農資市場有許多“忽悠”的地方,讓農民感到霧里看花。
一怕說明書說不明白。一些農資生產廠家在使用說明書上,不能寫得通俗易懂,讓農民一看就明白。 如“一公頃用多少”、“每畝用多少ppm”等說法。
二怕被農藥新名稱“忽悠”。據廬江縣農調隊調查,該縣農資市場上僅農藥一項,2006年與2005年相比,就新增了52個品種。新品種化學成分與老品種一模一樣,“換湯不換藥”主要目的是讓農資變相漲價。如蚜殺凈和原來的蚜虱凈化學成分一模一樣,直播草絕和直播凈的化學成分也是如此。還有的農藥起的名字讓人根本搞不清楚是干什么用的,如:愛增美、好年多、亞風、不難、久打、新得力、華星等。
三怕農資含量含糊不清。如農藥敵敵畏濃度有80%%、50%%、33%%,大部分是每瓶裝350克,也有每瓶裝300克。又如甲胺磷濃度有50%%、40%%。由于含量上的混亂,不僅可以以次充好,讓農民在購買農資時多掏錢,而且不利于農民正確使用農藥。如使用濃度80%%的敵敵畏治蟲,一般每畝用量100克至150克即可,但如果用濃度33%%的敵敵畏治蟲,同等情況下,其使用數量至少要凈增1.3倍,即每畝使用量要達到230克至345克,才能取得與濃度80%%敵敵畏的同樣治蟲效果。由于在家務農的農民文化水平都比較低,因此換算起來十分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