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農藥屬于高新技術領域,其研發和生產都需要高投入和高技術。由于科研投入少,基礎研究不夠深入,科研單位無力或不愿進行高投入產品作用機理、毒理學和環境行為學試驗。同時由于體制問題,研究、開發單位只重視學術水平,研究的目標、方向和要求不能完全符合企業和市場的需求,結果使得具有應用前景的實驗室成果很多,具備商品化條件的品種卻不多,真正能開發成產業化品種或當家品種的更少。由于我國大部分生物農藥企業沒有新產品的研究、開發機構,只能簡單地從事農藥制劑的加T、生產和銷售。對于半成品,科研單位不愿放棄,生產企業又不愿介入,結果造成其無法轉化或轉化率低。
解決辦法:①制定我國生物農藥中長期指導性規劃和政策,加強部門的宏觀調控與管理,協調布局;②加強研究、開發力度,促進生物農藥產業的發展;③在產業要強調規模化發展,形成核心,提高競爭力;④加強企業與科研單位的聯合,提升生物農藥產業的整體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縱觀我國生物農藥的發展歷程,每個注冊的生物農藥品種都需要經過5~l0年的研究與完善,才能達到產業化水平,再經過數年的努力才能達到規模化生產與應用水平:所以,在政策上,應采取減免稅收、貼息貸款或投資引導等措施,鼓勵企業與科研單位直接聯合,采取技術入股、投資辦廠、建基地等方式,發揮各自的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