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各級政府對農業各項實用技術培訓活動及送科技、送技術下鄉活動的開展,特別是,自國家免征農業稅以及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的出臺和實施以來,有力的促進了陜西渭北農村經濟的發展。雖說發展速度遠遠趕不上經濟實力較強的發達地區,但從農民對農資產品的需求和科學種田意識提高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
一是農民開始重視農資產品質量,有了初步品牌意識。
過去,農民由于受各種因素制約,購買農資產品時只重視價格。隨著國家多予少取放活方針的不斷實施,農民負擔逐步減輕,使農民逐步認識到了農資產品質量問題的重要性。現在,農民在購買產品時,不再單純的只看重價格,更多的是看重產品質量、品牌。有的農民為了買到放心化肥,寧愿多跑幾十里山路到縣城供銷社或較大的銷售門店去買,也不在家門口的銷售點上買。
二是傳統的施肥習慣開始改變,提高了合理施肥意識。
從前,農民大多喜歡施用氮肥等單質化肥,認為只要是化肥,施到地里就行了,并且施多了就能增產。但隨著國家大力倡導的測土配方施肥活動的開展,使農民逐步改變了以前“糞大水勤,不用問人”的傳統施肥習慣,并逐步提高了合理施肥、平衡施肥等方面意識。
三是注意綠色環保,部分農民已具備了無公害化意識。
以往,農民對農藥化肥的危害性認識不足,普遍認為劇毒農藥有勁,殺蟲快;化肥見效快,省力;農家肥見效慢又費勁,所以長期依賴劇毒農藥和化肥。隨著綠色農業、綠色食品的宣傳普及,以及國家逐步淘汰劇毒、高殘留農藥政策的實施,農民在農藥和化肥的使用上已逐步具備了使用無公害的意識。
四是初步具備了自我保護意識。
農民是弱勢群體,由于受自身文化素質等因素的制約,自我保護的法律意識一直都比較差。以前購買商品時貪圖便宜,不索要發票,當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大多都選擇了自認倒霉,不知道依法維護自身權益。隨著農民外出打工眼界的開闊,自身素質也在逐步提高,部分農民已經開始具備自我保護意識。他們在購買化肥等農資產品時注意索要發票,當發現有質量問題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能夠積極向行政執法部門進行投訴,尋求幫助,依法捍衛自身合法權益。(宋繼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