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三人成全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首頁 >> 信息中心 >> 植保資訊 >> 正文
國內化肥市場每日走勢評述
國內尿素市場動態簡報
河南省2007年主要農作物病蟲發生趨勢預報(下)
http://egbuddhist.com 2007-1-20 10:04:51 瀏覽:

(二)、預報依據

1、病蟲越冬基數

小麥條銹病:截止11月30日,我省共有4市5縣發現小麥條銹病,分別為三門峽市盧氏縣、安陽市文峰區、信陽市平橋區和南陽市的淅川縣、內鄉縣,比常年明顯提前,尤其安陽市在冬前11月7日能始見條銹病為歷史上是從未出現過的。今年條銹病突出表現為以下幾個特點:(1). 發生早、點數多:盧氏縣在10月下旬即在田間見到條銹病發生,其發生之早為我省歷史罕見。11月底全省有4市5縣發生條銹病,仍為我省歷史上少有;(2).條銹、葉銹混生。條銹病發生田均為條銹、葉銹混合發生;(3).發病田距越夏試驗接種田近。盧氏縣發病田位于今年越夏試驗接種田附近;淅川縣除了1片條銹病葉是在大田發現以外,其它均發生在越夏試驗接種田;平橋區也在做越夏接種試驗;文峰區發病田距離今年越夏試驗接種田(林州市)50-60公里。具體情況如下:

三門峽市盧氏縣植保站調查,11月2-5日便在9月25日前播種的大田小麥感病品種(予麥10號)上已普遍發生條銹病,病株率一般為5%-20%,病葉率0.5%-1.5%,在中抗條銹品種(予麥70)也出現了零星病株;全縣自生麥苗上條銹病與葉銹混合發生并已開始快速蔓延,到11月13日自生麥苗病株率達100%,病葉率35%-100%,嚴重度18.0%-50.9%,最高達62.0%;小麥條銹病越夏研究試驗田小麥條銹病株率達100%,病葉率77%,嚴重度達67.2%。經濃鹽酸顯微鏡下鑒定,各點均為條銹與葉銹混生,但條銹菌孢子所占比例明顯大于葉銹,條銹孢子一般占總孢子數的53.8%-90.7%,最高達92.3%,其中條銹病孢子占總孢子數60%以上的為11個點,占調查總數(18個點)的61.1%。管坡鎮廟臺村發生150畝,條銹與葉銹混生,一般病株率3%-23%,病葉率0.5%-2.5%。當前,田間無明顯發病中心,病株率一般3%-25%,病葉率0.5%-3%。

安陽市植保站調查,11月7日在文峰區高莊鄉虎關屯村麥田始見條銹病病葉,見病株3株,病葉3片。11月13日,在距始發病田200多米處的道路旁的自生麥苗上,又發現1個5㎡的發病中心。中心病株率近100%,病葉率達80%,部分病葉嚴重度達80%以上。在發病中心周圍的秋播麥田,發現多片零星病葉和小發病中心,中心一般3~5片病葉、10余個孢子堆組成。鏡檢發病中心的銹病孢子,80%以上為條銹,少數為葉銹,發病中心周圍感染銹病的麥田有100畝左右。近期,氣溫降低,病情已停止發展。

南陽市淅川縣11月21日在一塊1畝多地的麥田發現條銹病,平均每平方尺見病葉1-2片,同時在該塊田上面,海拔610米的山坡上,8月15日播種的麥苗條銹病病田率100%,病株率85%,病葉率70%;9月份播種的麥苗病田率50%,病株率20%,病葉率10%。11月29日在丹江口庫區大田調查5平方米,見1片條銹病病葉;內鄉縣11月30日下午在位于默河東岸的灌漲鎮前灣村閆灣組一田壟上發現4個條銹病發病中心,面積達40平方米,發病中心主要是自生麥苗和野生燕麥苗,中心病株率為100%,病葉率達80%。在發病中心周圍麥田,已有零星感染。通過鏡檢,條銹孢子高達95%。

信陽市平橋區11月30日在長臺鄉盧岡村2塊麥田見10片零星病葉。

另據外省調查,目前,小麥條銹病在云南、甘肅等部分地區已開始流行。其中,云南省易門縣小麥條銹病與葉銹混合發生并流行。早發田塊9月20日始發,10月27日病田率達100%,病株率70%-95%,病葉率33.3%-87.2%,嚴重度23.96%-41.98%,嚴重田塊的嚴重度達到62.0%,發病中心植株有落塘現象。11月7日調查,早地麥大部分田塊植株頂葉嚴重度已達5%-30%,嚴重田塊達80%-100%,如不及時防治,預計將有50%以上的地塊造成毀產損失;甘肅定西市隴西縣秋苗條銹病始見期為10月16日,較去年同期偏遲15天左右,始發后流行速度極快,11月2—6日大面積普查,海拔高度在1800米以上的發生區域冬小麥秋苗普遍發病,平均病田率100%,病田病點率100%,病田平均普遍率19.5%,最高54%,發生面積約6萬畝,其中:海拔高度在1900米以上的山區,病田平均普遍率32%,嚴重度20—60—80,病田無明顯的發病中心,基本為全田普發,嚴重地塊已出現成片的葉片發黃現象,發生面積約4萬畝,該區域也為近幾年條銹病易越冬區域;海拔高度在1800-1900米之間的淺山區及旱川區,病田平均普遍率為8.5%,嚴重度10-40-60,病葉田間分布較均勻,發生面積2萬畝。總體發生特點為:來勢兇猛,流行范圍大;病葉分布均勻,嚴重度高;山區重于川區;四川省廣元市兩縣11月7日發現小麥銹病。

小麥紋枯病:由于今年小麥播種期底墑充足,菌源量豐富,目前小麥紋枯病已普遍發生,一般病田率15%-40%,較高的50%-80%,接近或略高于去年和1990年以來的常年同期,最高病田率達100%(博愛)。但今年從10月初開始一直到11月中旬全省大部分地區無有效降雨, 加之氣溫偏高,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病害的發展。當前,病莖率一般為1.5%-9%,較高的12%-18%,明顯低于2005年同期和1990年以來的常年同期,在局部稻茬麥田和水澆麥田,病莖率仍高達70%-80%。

小麥白粉病:溫暖少雨的天氣條件不利于病菌侵入,截止11月22日,僅在豫北、豫西的白粉病越夏區和高產灌區的局部麥田見到零星病葉,低于去年和常年同期。其中,伊川縣調查病田率為1%,比去年同期降低69%,病葉率為0.12%, 比去年同期降低30%;博愛縣調查發病田病葉率為0.1%,比去年同期增加35%。

小麥吸漿蟲:經過一年的有效治理,很多地方吸漿蟲蟲口密度有所下降,麥播前抽樣調查顯示,駐馬店市有蟲方占73.9%,蟲口密度平均每小方5.4頭,比去年的10.8頭/小方降低5.4頭。最高密度38頭/小方(西平),比去年的1385頭/小方降低1347頭。其中上蔡、西平、正陽、遂平、新蔡、汝南蟲口密度仍偏高,平均每小方4-12.4頭,超過防治指標的2倍以上;安陽市淘土70樣方,有蟲30方,占42.9%,平均單方有蟲19.9頭,較去年同期67.6頭減少70.6%。但是部分縣的部分鄉鎮蟲口密度仍然很高,如新鄉長垣縣常村、滿村、蘆崗鄉發生較重,發生2.8萬畝,密度平均為42.5頭/小方,最高達到365頭/小方;鶴壁浚縣對30個村進行了淘土調查,共淘土167個樣方,淘蟲12278頭,平均每樣方73.5頭,最高樣方(黎陽鎮西揚玘屯村徐國慶地塊)1078頭;漯河全市共淘土1230個樣方,有蟲方884個,有蟲12669頭,有蟲方率71.9%,平均10.3頭/小方,最高蟲方是80頭/小方,發生較重地區是舞陽縣、郾城區,臨潁縣吸漿蟲危害有上升趨勢。淘土結果表明,新發區蟲口密度迅速回升,老發區密度下降,新發區重于老發區。

麥蚜:據各地11月20-23日調查,一般百莖蚜量為3.7-16.5頭, 較高的52.5-161頭,是去年同期的3-15倍,也明顯高于常年同期,最高達到3140頭/百莖(永城市),為近年來秋苗蚜量最高的年份。以開封、商丘、南陽、三門峽市發生量較高。

麥蜘蛛:據各地11月20-23日調查,一般市尺單行螨量為2.5-10.5頭,較高的15-22頭(南陽、安陽、駐馬店等地),高于常年,接近于2005年同期,最高89頭/尺行(鎮平)。

地下害蟲:根據9月中旬各地挖土調查情況統計,全省平均每畝混合蟲量3051頭,比去年的2855頭增加196頭。仍以蠐螬為主,蠐螬、金針蟲、螻蛄所占的比例分別為68.8%、24.75%、6.6%,與去年相比,金針蟲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螻蛄所占的比例有所上升。以商丘、平頂山、周口、漯河等地蟲口密度最大,混合畝蟲量分別是8480頭、5733頭、4529頭、4257頭。其中商丘、平頂山畝蟲量回升較快,漯河以金針蟲為主,平均每畝2258頭。其次是駐馬店、許昌、開封、鄭州、南陽、焦作等地,混合畝蟲量分別是3441.6頭、3255頭、2947.3頭和2926頭、2674頭、2550頭。其它地區蟲口密度相對較低。從不同作物茬口蟲量統計結果看,玉米田、花生田、大豆田、紅薯田蟲口密度較高,其中南部花生田最高,中北部玉米田最高。其它茬口相對較低。不同土質調查結果統計:沙壤土(兩和土)蟲量較高,粘土和壤土次之,沙土較少。

東亞飛蝗: 據9月下旬9市37個蝗區縣(市、區)組織957人對 311萬畝宜蝗區進行普查,結果表明今年秋殘蝗面積略有增加,密度偏低。普查共取點35885個,其中有殘點18946個,占52.8%,比上年低1.9個百分點,全省秋殘蝗面積190.72萬畝,較去年增加14.8萬畝。其中黃河灘蝗區有殘點率53.17%,比常年均值(1985-2004年平均,以下同)降低了8.5個百分點,秋殘蝗面積158.14萬畝,較上年增加5.5萬畝,比常年均值多16萬畝。每公頃1500 頭以上的高殘面積5.13萬畝。平均殘蝗密度為每公頃289.09頭,較上年低13.5%,略低于常年均值。駐馬店內澇蝗區秋殘蝗面積32.58萬畝,較上年增加10.3萬畝,平均密度為每公頃183.2頭,較上年增加43頭。黃河灘蝗區秋殘蝗數量仍明顯大于內澇蝗區。

棉鈴蟲:10月至11月中下旬各測報點調查,平均畝越冬蛹量26.4頭,低于2005年同期的47.4頭,為1990年來的最低年份, 比1990年以來的越冬基數平均值偏少80.6%。

玉米螟:據各測報點對玉米進行剝桿調查,平均百桿活蟲量39.19頭,接近常年,但比2005年和2004年同期的24.93頭和27.52頭分別偏高57.2%和42.4%,最高達130頭/百株(博愛)。

2、耕作制度的改變

近年來,隨著免耕技術和秸桿還田技術的不斷推廣,對病蟲害的發生產生了新的影響。小麥收獲后,90%以上的田塊不再翻耕,直接播種秋作物,而播種小麥也僅僅淺耙后即播種,對地下害蟲、棉鈴蟲、地老虎等在土壤中生活或階段性生活的害蟲基本無殺傷作用。秸桿還田技術的推廣,將對地下害蟲、棉鈴蟲等害蟲的越冬存活非常有利,對由病殘體帶菌越冬的病害,如小麥赤霉病等的菌源積累也非常有利,但對玉米螟的越冬存活將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3、農作物布局、品種結構和長勢

隨著國家關于促進新農村建設,恢復糧食生產,增加農民收入等的政策的不斷出臺和落實,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近年來我省小麥面積持續擴大。截止目前,我省小麥秋播面積已達到7598萬畝,比去年又增加近90萬畝。大面積連片種植將對條銹病、白粉病、葉枯病、赤霉病等氣傳病害的傳播流行十分有利。今年我省小麥主要品種為:鄭麥9023、豫麥18、豫麥49、豫麥34、偃展4410、豫麥70、新麥18、周麥18等,約占麥播面積的70%左右,其中除豫麥18對條銹病為中抗-中感外,其它品種均為中抗-高抗,對條銹病一般年份的發生將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主栽品種對白粉病、赤霉病、葉枯病等其它病害并無明顯抗性。

今年我省從10月初一直到11月中旬氣溫持續偏高、降水偏少,其中,10月份-11月中旬大部分地區降水量偏少81%-99%,田間基本無有效降雨,而10月份全省平均氣溫則創1951年以來最高值。致使田間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加之大部分地區播期偏早,導致麥苗地上部分旺長,而根部發育不良,地上部分與根部生長比例嚴重失調,“假旺苗”現象嚴重。11月23日-26日全省性的連續降雨已使田間旱情基本解除,但田間濕度加大,將加速“假旺苗”現象的加重,勢必造成麥苗抗病能力和抗逆能力下降,對小麥紋枯病、白粉病等病害的發生非常有利。

上半年作物種類單一,而下半年種類將更趨復雜,復種指數繼續提高,特別是蔬菜復種面積逐年增加,蔬菜種類和品種更新快,蘋果樹面積減少,梨樹、桃樹、葡萄、李、杏、櫻桃、獼猴桃、草莓等果樹面積擴大。與此同時,清潔田園、土壤深耕和藥劑處理則呈下降趨勢,農藥市場混亂、農民濫用農藥的現狀一時也難以改變。這樣就造成新的病蟲害不斷出現,病蟲草害種類逐年增多,發生面積不斷擴大,為害時間相應延長,地下害蟲、土傳病害和病毒病發生加重,雜食性害蟲發生范圍擴大、發生期不整齊、發生為害規律更趨復雜化。

轉Bt基因抗蟲棉種植面積將繼續擴大,有利于棉盲蝽、棉花枯萎病、黃萎病等病蟲害的發生為害。

種子、苗木的頻繁調運將導致已有檢疫對象傳播蔓延速度加快,新的危險性病蟲草傳入的機率增大。

4、天氣條件氣象條件及其對病蟲草害的影響

據省氣象臺預測,今年冬季全省降水接近常年略偏少,平均氣溫正常或略偏高。其中,12月份降水量,許昌以北略偏少,其它地區接近常年,平均氣溫大部地區接近常年略偏高;1月份降水量大部分地區正常略偏少,平均氣溫正常略偏高;2月份降水量東部地區正常,其他市縣略偏少,平均氣溫接近常年略偏高。冬季氣溫偏高, 對小麥條銹病和各種害蟲的越冬均較為有利。
河南省植保站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關閉本頁】 【

相關信息
  ·河南省2007年主要農作物病蟲發生趨勢預報(下) (2007-1-20)
  ·河南省2007年主要農作物病蟲發生趨勢預報(上) (2007-1-20)
  ·2007病蟲害防治早知道 (2007-1-18)
  ·今年重大病蟲害將發生60億畝次 (2007-1-18)
  ·2007年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 (2007-1-11)
  ·山東省省2007年農作物主要病蟲總體呈偏重發生趨勢 (2007-1-6)
  ·濱州市2007年上半年主要農作物病蟲發生趨勢預報 (2007-1-6)
  ·山東省定陶縣2007年病蟲害發生趨勢 (2007-1-6)
  ·河南明年病蟲害將偏重發生 (2006-12-25)
  ·湖南:不得隨意發布病蟲害預報 (2006-12-4)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欄目導航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B2B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