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接近尾聲,今年市場普遍反映化肥難銷。據調查,其主要原因如下。
化肥產量猛增。據統計,今年1~9月,全國化肥產量3880萬噸,同比增長12.1%。其中,氮肥增長11.2%,尿素增長12.5%,磷肥增長10.9%。從今春開始,化肥市場就已出現銷售壓力,尿素價格迅速下滑,當時有人希望以擴大出口來消化壓力,但實際上仍遠遠比不上產能的增加。據氮肥協會統計,到2006年6月底全國尿素產能達4600萬噸,下半年還將新增產能325萬噸。預計2007年尿素產能還將新增303萬噸。2002年全國出口尿素41萬噸,2004年達到394萬噸,去年回落到157萬噸,今年1~9月份出口66萬噸。磷肥協會預測,2006年全國磷肥產量將達1200萬噸,增長6.7%,而新建項目又有幾百萬噸能力。化肥生產不斷上臺階,而農業需求則在緩緩爬坡,因此市場低迷是產能過剩的必然結果。
小型企業過濫。隨著農民對科學種田意識的增強,復混肥企業迅猛發展,估計目前全國已有4000多家,幾乎每個縣都有復混肥廠。許多小廠家利用“概念”蒙蔽農民,并許以高額利潤給經銷商,從而對正規大型企業銷售產生較大的影響。同時,小廠家往往也是假冒偽劣產品的溫床,嚴重侵蝕著正規大型企業的銷售渠道。
肥企銷售廣種薄收。企業在市場開拓方面往往花費大量精力,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戰線拉得過長,銷售處于分散狀態。如企業產能在80萬噸左右,產品足足賣到了半個中國;產能在30萬~50萬噸的企業,產品也要銷到幾個省;更有甚者,產能只有幾萬噸,產品卻銷到了2~3個省。這種廣種薄收式經營,往往造成銷售量不穩定,不能很好地培育市場品牌,更不易形成穩定的銷售群體。
農民增收趕不上物價上漲,購肥資金有限。國家取消農業稅、給農民直補等措施,有效減輕了農民負擔,同時農民收入也在不斷增加,但依然抵不上物價上漲所帶來的經濟負擔,因此,農民購肥投入沒有太大的增加。這也是化肥消費增長緩慢的一個重要因素。
基于以上因素,今年部分氮肥和復混肥企業生存壓力越來越大。要緩解國內化肥市場目前的困境,一是建設項目要因地制宜,結合實際需要,避免盲目擴大產能。二是應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市場監控,不給制假賣假者生存的機會。三是任何企業的發展都不是單純的個體行為,而是建立在行業健康發展前提之下的,這就需要大型企業樹立行業主人意識,積極引領和推動行業發展,為全行業早日步入健康發展軌道注入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