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隆 鑫
從12月11日起,我國化肥業進一步放開,包括批發、零售在內的分銷業務也對外資開放。
業內人士表示,化肥價格放開,走向完全市場化將很快實現。價格放開后如何對農業和農民保護將是各方關注的焦點,而對化肥類上市公司來說,總體上影響不會很大,相對而言,大型企業還會受益。
完全市場化是必然
我國目前的化肥產業還沒有完全市場化,價格實行的是政府指導下的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即化肥出廠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政府制定中準價和上下浮動幅度;進口化肥調撥價格也由中央及地方物價部門確定;政府可通過制定最高零售限價、實行差率或利潤率控制等措施穩定化肥價格。這一體制有利于化肥價格的穩定和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的發展,但從實際情況看,這種體制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其中主要是,在市場其他方面放開的情況下用行政手段控制價格是不合適的,而且調控難度很大,常常是政府花了錢,農民和企業都不滿意。
而化肥批發業務對外資開放,也就意味著對價格也必須放開,走向完全的市場化。從近幾年的實踐看,業內各方也形成了共識,即包括化肥在內的農資市場是放開的,價格只是市場各種因素的綜合反映,所以,通過行政辦法來控制價格是很難真正有效,必須用市場化的手段,通過調控化肥的供求來穩定價格。而市場化也有利于化肥產業的發展壯大,實踐也證明,過度的保護是難以使化肥產業真正強大的。
保護農業生產是難點
放開化肥價格之所以受到各方關注,原因主要在于它涉及到農業生產尤其是糧食生產的穩定,而我國農業比較落后,農民對化肥價格變化的承受能力很低。根據目前的思路,化肥價格放開后,政府不再直接控制價格,交由市場來決定。同時,政府對化肥生產企業的一些優惠政策也將取消,將原先的補貼直接補給農民。而政府主要通過調控化肥的供求來穩定市場價格。
有關專家認為,在市場條件下,政府可以利用的手段不少,如化肥淡季儲備,通過關稅調節進出口,完善流通領域等。近年來通過征收出口關稅,加大國內化肥供應量,效果明顯,而化肥淡季儲備制度的建立和擴大,也是可以利用的有效手段。不過,如何將補貼真正發放到農民手中可能存在不小的難度,因此,在放開價格后如何不損害農民利益及不影響農業生產,將是問題的關鍵。
大型上市公司將受益
東方證券研究所陳玉輝認為,目前放開化肥價格的條件已經成熟,而且放開后不會出現化肥價格的大幅上漲。近些年來,我國化肥特別是氮肥產能明顯提高,而消費量卻保持基本的穩定,主要是因為農民使用復合肥量上升,同時國家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尿素使用量減少,供求基本保持平衡。放開價格后,原先對化肥企業的一些優惠政策也將同時取消,將對化肥企業產生一些影響。特別在淡季,由于供過于求,化肥價格下跌,這時大型企業由于具有規模效應,抗風險能力較強,能夠在競爭中處于優勢,而小企業可能虧損甚至不得不停產。隨著增值稅全免政策的取消,中小企業可能受較大影響。因為,中小企業本來盈利水平較低,恢復繳納增值稅,這些企業可能就處于微利甚至虧損狀態了。
銀河證券李國洪表示,上市公司由于都是大型化肥企業,完全市場化后,競爭力將進一步增強,市場份額也會擴大,特別是在天然氣價格呈上升趨勢的情況下,大型企業消化成本的能力也較強,因此總體上將會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