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情況
改革開放20多年來,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后,中國農藥工業有了較大的發展。1995~2005年,中國農藥工業產值年均遞增11.5%,經濟運行質量與效益不斷提高。'十五'期間,中國農藥工業各項指標大大超過規劃目標,2005年全國農藥工業實現現價總產值642億元,比2000年增加332億元。目前中國已成為農藥生產和出口大國,農藥產量僅次于美國,在全球排第二位。
近年中國殺菌劑和除草劑產量增長迅速,而殺蟲劑的增長相對較為緩慢。這既有國家產業政策引導的影響,也受市場需求的作用。'十五'期間,中國實施了甲胺磷等5種高毒有機磷農藥削減計劃,替代品種多為高效農藥如菊酯類、吡蟲啉等,單位面積用量低,致使殺蟲劑的需求量保持在較為平穩的水平。相比之下,由于國內市場需求及出口量的增長,殺菌劑和除草劑的產量增長較快。
'十五'期間,中國實現了高毒有機磷農藥的替代和轉產目標,農藥產品結構有了極大改善。農藥產量中,殺蟲劑所占比重逐年下降,殺菌劑和除草劑所占比重有所提高。如2000年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產量比例為65∶12∶20,到2005年這一比例變為45∶12∶41。5種高毒有機磷品種的產量占農藥總產量的比重由2000年27%下降至2005年的5%以下。
農藥企業通過各種形式的聯合重組、股份制改造等,加快了產業結構的調整,企業規模不斷壯大。目前已有近26家農藥企業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其中以農藥為主業的上市公司有15家。股份制經濟產值比重已經從2000年的55%左右上升到2005年的95%以上,國有經濟比重下降至15%左右。東部沿海地區的農藥企業經濟規模占全國的70%左右,其中江蘇、浙江、山東三省農藥工業產值占全國的65.7%,江蘇一省就占全國的40.6%。
2005年統計的723家規模以上企業中,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的企業有7家,其產值占全國農藥行業的22%。在723家規模以上企業中,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的企業有122家,其產值占全國的70%;銷售收入超過5000萬元的企業有240家,其產值占全國的84%。
進出口情況
2005年中國進口農藥3.52萬噸(實物量),金額1.82億美元,主要進口品種除草劑的進口量為1.68萬噸;出口農藥42.46萬噸(實物量),金額14億美元,主要出口品種為除草劑和殺蟲劑,出口量分別為20.35萬噸(5.88億美元)和13.06萬噸(4.8億美元)。1993年以來,進口農藥在農藥進出口貿易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小,而出口農藥所占比重越來越大。
2000年中國農藥出口金額占行業總銷售收入的14.8%,2005年達到18.5%,農藥產品的出口依存度在不斷增加。中國農藥出口的主要地區是亞洲,其中又以東南亞和南亞市場為主,另外對拉丁美洲的出口近年也增長較快,是中國農藥出口最具潛力的地區。2005年中國出口的農藥中,亞洲占45%,歐洲和拉丁美洲分別占17.3%和16.8%,其他地區(北美洲、大洋洲、非洲)所占比重較小,均在10%以下。中國農藥出口以原藥為主,制劑出口所占比重很低。
需求分析
據農業部數據,2005年中國農藥的消費量約為28.3萬噸,2006年預計達到29.96萬噸,同比增長約6%。在2005年中國消費的農藥中,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所占比例分別為45.5%、26%、24%。目前,國內農藥消費比例已趨于合理,殺蟲劑的用量在減少,殺菌劑和除草劑的用量在增加。
據專家估計,近年來由于防治衛生害蟲、林業、城市綠化以及工業、交通等行業對農藥用量的增加,實際消費量可能大于統計量,估計可達到35萬~40萬噸,但其結構將發生較大變化。 (王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