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化學發明審查部農業化學審查處處長楊明16日說,目前中國農資領域專利申請人的結構分布很不合理,個人占專利申請者總數的一半左右,而企業專利申請率遠低于國際水平。
楊明在當日開幕的“2006中國農資發展論壇”上說,盡管中國專利法已實施20多年,國內農資企業專利意識依然淡薄。
目前中國農藥生產企業達3100多家,但農藥發明專利申請量最多的企業也不足20件;網上有名錄的肥料企業約有6000家,而專利申請量年均僅為35件左右。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統計,從1985年專利法實施到今年10月底,中國與農藥相關的專利申請公開量為12880件。在6752件國內申請的專利中,個人申請占45%,大學和科研院所占37%,企業只占18%。
在肥料領域,從專利法實施到今年11月,專利申請總量為3860件。在3526件國內申請的專利中,個人申請1765件,大學和科研院所申請1039件,企業僅申請722件。
楊明認為,農資企業專利意識淡薄,主要是因為長期行政化的管理手段使農資企業市場競爭意識還不夠強,企業家對專利在競爭中發揮的作用尚未充分理解。此外,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科研成果鑒定辦法使科技人員市場意識不強,專利制度的專業性、技術性、法律性太強等因素,也導致企業專利擁有量較少。
目前,中國農藥產量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化肥產量保持在世界第一位。根據入世承諾,中國農藥市場已全面對外開放,今年12月11日起化肥市場也全面對外開放。
|